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研究了低剂量辐射对艾氏腹水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鼠经10cGγ线照射后24h,脾细胞NK活性显著升高.经10cGy照后24h,30cGy照后24h和5d,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增加。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肿瘤重量等无明显影响。低剂量辐射对荷瘤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52.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亦是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因此,在基础医学的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只有在充分认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环境雌激素壬基酚(NP)暴露对雌性SD大鼠胸腺组织及胸腺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32只健康8~9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20 mg/kg)、中(80 mg/kg)、高(200 mg/kg)剂量NP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染毒,灌胃容量5 ml/kg,隔天染毒1次,连续60 d,观察胸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淋巴细胞内活性氧(ROS)、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变化.结果 溶剂对照组大鼠胸腺重量为(0.633 ±0.092)g,高剂量NP组为(0.514 ±0.084)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重量和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0.317,P<0.05);溶剂对照组与高剂量NP组大鼠胸腺淋巴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为(4.59±0.25)和(5.57 ±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腺淋巴细胞内ROS水平与NP浓度呈正相关(r=0.486,P<0.05);病理学检查可见,中、高剂量NP组胸腺皮质变薄.结论 NP对雌性大鼠胸腺及胸腺淋巴细胞具有一定毒性作用,并可引起免疫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4.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技能型人才.而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在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在五官科护理学教学中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本学科理论知识点、将学生培养成为能解决五官科临床护理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形势,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笔者对本门课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环境雌激素壬基酚( nonylphenol,NP)暴露对雌性SD大鼠脾组织及脾淋巴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壬基酚对雌性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8~9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和低(20 mg/kg)、中(80 mg/kg)、高(200 mg/kg)剂量壬基酚染毒组,每...  相似文献   
56.
有机磷农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药对人体影响的研究目前较多集中于农药的一般毒性、神经毒性、“三致”效应,而对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较少[1]。近20年来,随着免疫毒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农药的免疫毒理作用日益重视[2,3]。我们试图用免疫时间毒理学的方法,将时间生物学和免疫毒理学结合起来研究农药和机体免疫节律的相互关系,探讨农药的时间毒性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及样本处理111 检测对象 实验组:苏州市化工农药集团甲胺磷车间及甲基1605车间工人各10人,其中男5人,女15人。年龄27~59岁(平均年龄为43岁)。接触农药时间≥5年。空气中有机磷农药浓度:甲…  相似文献   
57.
目的基于三维CT重建模型分析C7椎弓根螺钉的理想进针参数及进针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收集的50例成年志愿者的颈椎CT图像资料, 其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20~67岁[(43.8±13.5)岁]。所有志愿者颈胸未见明显结构异常。首先将获得的50例CT图像导入医学工程软件Mimics 17.0并分别三维重建C7模型, 并以此测量C7椎弓根螺钉直径(PSD)、椎弓根螺钉长度(PSL)、头倾角(SA)和外展角(LA)。再以解剖标记点即侧块外侧凹和C6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标志, 测量C6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与理想进针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线段A)、侧块外侧凹与理想进针点之间的水平及垂直距离(线段B和线段C)。最后以侧块外侧凹和C6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标志, 观察进针点位置分布。记录上述测量参数值并对比不同侧别间、性别间各测量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评定者内和评定者间的一致性。结果对50例C7三维模型的100个椎弓根测量结果显示, PSD为(6.5±0.7)mm, PSL为(31.8±4.5)mm, 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