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医药卫生   11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妊娠≤49天,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继后每12h1次,每次25mg,共服4次,总剂量150mg,于用药第3天晨加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第4-6天晨各加服200μg,总量1200μg,对照组35例,米非司酮剂量及用法同观察组,于用药第3天晨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4.2%和82.8%,不全流产率2.86%和8.57%;流产失败率为2.86%和8.557%(P<0.05),结论:加大及延长米索前列醇用量及时间可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54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患者的疗效,其中男4例,女50例,1个椎体15例,2个椎体29例,3个椎体10例(胸椎48个,其中Th1120个,Th1228个;腰椎55个,其中L1和L2各15例,L310例,L45例,L510例)。结果:54例患者,根据WHO疼痛评价标准,术前疼痛分级Ⅱ级14例,Ⅲ级40例。术后数小时完全缓解45例,术后1周及数周后部分缓解9例。随访半年54例患者手术操作椎体均无复发,患者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髌骨移植对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半髁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提出手术步骤和方法.[方法]本组骨巨细胞瘤患者7例,病史4~12个月,平均5.8个月.男4例,女3例;年龄18~40岁,平均31.8岁.股骨下端4例,胫骨上端3例,按Ennecking外科分期,2期5例,3期2例.用髌骨关节面代替股骨或胫骨髁关节面修复和重建骨缺损.[结果]随访时间3~10年,3例5年以上,平均4.9年.随访期间无复发转移,无髌骨坏死和感染,移植骨愈合良好.根据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标准,关节功能优3例,良4例.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范围40°~110°,平均88°.术后伸膝肌力下降不明显,1例胫骨平台轻度下沉,1例于术后6年出现关节疼痛.[结论]膝关节上下侵犯关节软骨的骨巨细胞瘤,行包括肿瘤在内的一侧髁切除后,可以用游离髌骨移植修复和重建骨缺损.  相似文献   
64.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我科有 19例肺癌病例误诊为肺结核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19例肺癌患者中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44~77岁 ,5 5岁以上者 13例。吸烟指数 40 0年支以上者 12例。合并非结核性疾病 (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栓等 )者 7例 ,有结核病史者 2例。 6例由外院或外地转诊而来。查体发现肺部病灶 1例 ,咳嗽 17例 ,发热 7例 ,乏力、体重减轻 12例 ,盗汗 3例 ,颈、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4例。入院时胸透 1例 ,摄胸片 18例 ,均显示肺部有病变。入院后行胸部 CT检查 14例 ,呈现片状影 11例 ,块影 4例 ,小斑片、小结节影 3例 …  相似文献   
65.
髋臼骨折致坐骨神经损伤机制及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所致坐骨神经损伤的创伤机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本组髋臼骨折所致的坐骨神经损伤共14例:3例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手术。结果:14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英国医学研究所的神经外科学会制定的MCRR标准,坐骨神经恢复优良率为57.1%,其中单纯排总神经损伤为66.7%,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联合伤为54.5%,无意工神经损伤。结论:坐骨神经分支腓总神经较胫神经容易受损,且预后不佳。伤后早期手术行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坐骨神经探查松解术,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66.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umbar posterior marginal cartilage node,LPMN)由Laredo等[4]在1986年命名.本文收集我院经CT诊断的30例患者,结合文献对其发病机制CT表现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重型脑损伤病人159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大骨瓣减压手术(68例),观察组病人接受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手术治疗(91例)。记录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情况;于治疗前,治疗3天,14天,30天给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病人神经功能;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情况;治疗90天和1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病人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开始颅内减压时间分别为(11. 89±4. 10)分钟和(34. 47±10. 03)分钟,手术时间分别为(1. 47±0. 43)小时和(1. 81±0. 51)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3. 1±29. 8) ml和(121. 0±33. 3)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14天后观察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 59%和9. 89%(P 0. 05); 90天和1年观察组病人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3. 30%和5. 88%(P 0. 05)。结论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治疗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探讨中医"肾生髓"的本质 ,为"肾生髓"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5月龄 SD雄性大鼠,以单纯随机方法分成正常对照组、去势组和虚劳组.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BR)、体感诱发电位( SEP)以及氨基酸类和单胺类中枢递质含量为指标,观察虚劳肾虚和去势肾虚模型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功能状况. 结果肾虚模型大鼠睾酮( T)水平下降时,虚劳组 [(271± 20) mg]胸腺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565± 81) mg](P< 0.01).与对照组比较,肾虚模型大鼠神经系统功能下降,表现为造模后 ABR峰潜伏期延长( F=6.713,P< 0.001) , 阈值提高( F=9.555, P< 0.001); SEP的峰潜伏期延长( F=4.161, P=0.0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中枢递质含量下降. 结论肾虚时血 T水平低下影响 CNS的兴奋性,这一作用可能是"肾"(性腺激素)通过调制某些中枢递质的合成与释放而产生效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检测抗凋亡基因BAG-1在多种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并讨论其意义。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DAKO Envision法检测食道癌、胃癌、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BAG-1的表达。结果 食道癌、胃癌及直肠癌组织中BAG-1的表达比其对应的正常组织为高(P〈0.01)。结论 BAG-1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BAG-1表达可能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孕妇早期血清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叶酸(VB9)和维生素B12(VB12)变化与胚胎停育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100例胚胎停育患者和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血液并检测AFP、β-HCG、VB9和VB12的含量。结果随着孕周数的增加,对照组患者体内AFP和β-HCG含量显著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体内AFP、β-HCG、VB9和VB12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停育孕妇早期血清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叶酸(VB9)和9维生素B12(VB12)含量异常;患者体内AFP、β-HCG、VB9和VB12指标异常改变与胚胎停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