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冷环境下大鼠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方法 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冷环境致伤组、常温致伤组、冷环境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每组20只;致伤组以撞击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对照组仅行开颅手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比较各组大鼠的体温变化、凋亡细胞及凋亡蛋白阳性率差异.结果 冷环境致伤组致伤后大鼠体温显著下降.不同致伤组致伤后凋亡细胞阳性率均显著增加,且两组同时间段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不同致伤组致伤后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均增高,两组同时间段Bax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冷环境致伤组Bax/Bcl-2比值明显高于常温致伤组(P <0.05).结论 冷环境可引起颅脑损伤后大鼠体温降低,促进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影响幕下脑肿瘤术后需行分流的围手术期因素。方法 评估因素包括诊断时的年龄、症状持续的时间、脑积水的程度、肿瘤的位置、肿瘤切除的程度、脑室外引流持续的时间、脑脊液梗阻是否解除、硬脑膜关闭的方式等。结果 在这些因素中,患者的年龄小、肿瘤影响中线结构、术后即时扫描显示肿瘤次全切除、脑室外引流持续时间长、异体硬膜移植和脑脊液感染是在统计学上需行术后分流的显著性因素。结论 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尤其是中线部位的肿瘤,术中精细操作防止脑脊液漏和脑脊液感染,避免使用外源硬膜替代物,可减少术后分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诱导胶质瘤U87细胞株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培养基(0、100、200 ml/L)处理U87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改变.结果 经100、200 ml/L白花蛇舌草处理的U87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为(17.31±1.36)%、(41.23±0.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1.71)%(P<0.01),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经JC-1染色法处理后,呈绿色荧光的U87细胞比率随含药培养基浓度升高而增多,分别为(11.90±0.20)%、(34.17±2.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1.20)%(P<0.05),提示其线粒体膜电位受药物影响而逐步递减;白花蛇舌草能显著上调促凋亡蛋白bax基因的表达并降低bcl-2/bax比率.结论 白花蛇舌草通过线粒体依赖性途径诱导人胶质瘤U87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小泛素化修饰增强子(RSUME)、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及核转录因子-κB 1(NF-κB1)在小鼠垂体腺瘤中表达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SUME小干扰RNA(siRNA)转染At T-20细胞后,用蛋白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SUME、NF-κB1和IκB-α蛋白的表达及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蛋白水平,RSUME-siRNA转染后RSUME及IκB-α表达下调(P0.05),NF-κB1则上调(P0.05);在mRNA水平,转染后RSUME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转染前(P0.05),而IκB-α及NF-κB1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转染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RSUME可以通过NF-κB1促进小鼠At T-20垂体腺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 RWD 结构小泛素化增强子(RSUME)、小泛素化分子-1(SUMO -1)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 - PCR 检测3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27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9例正常垂体组织中 RSUME、SUMO -1、HIF -1α在蛋白质和 mRNA 两个水平上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 RSUME、SUMO -1、HIF -1α蛋白、mRNA 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P <0.05);非侵袭垂体腺瘤中 RSUME、SUMO -1、HIF -1α蛋白、mRNA 均高于正常垂体组织(P <0.05),SUMO -1与 HIF -1α呈正相关( r =0.881,P <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RSUME、SUMO -1、HIF -1α的表达明显升高,可能促进垂体腺瘤血管的新生及肿瘤的侵袭。  相似文献   
26.
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35例皮质中央区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24例(68.6%),Ⅱ级切除11例(31.4%)。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至5年,4例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充分的术前影像学评估,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的损伤,细致的显微操作,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7.
脑外伤后小鼠海马区notch信号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外伤后小鼠海马区notch信号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复制闭合性脑外伤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脑外伤组,于伤后4h、1d、3d分别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伤后各时间点notch1、hes1mRNA的表达。结果 (1)notch1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4h开始升高,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约6倍,3d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倍。(2)hes1 mRNA在伤后4h无明显变化,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3倍,3d时回落到正常水平。结论脑外伤后notch1和hes1 mRNA明显增高,提示notch信号被激活,可能与伤后NSCs增殖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RWD结构小泛素化增强子(RWD containing sumoylation enhancer,RSUME)增强小泛素化分子(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s,SUMO)竞争性抑制泛素蛋白B(ubiquitin B,UBB)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的降解作用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q PCR检测3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8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10例正常垂体包膜中RSUME、SUMO-1、UBB、HIF-1α在蛋白质和m RNA两个水平上的表达,并进行比较,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及其小泛素化及泛素化情况,并分析不同类型垂体腺瘤中HIF-1α的SUMO-1表达的差异。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中RSUME、HIF-1α的m RNA以及HIF-1α的SUMO化水平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P0.01);非侵袭垂体腺瘤中RSUME、HIF-1α的m RNA以及HIF-1α的SUMO化水平均高于正常垂体组织(P0.01),而侵袭性垂体腺瘤中HIF-1α的泛素化明显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及正常垂体组织(P0.01),非侵袭垂体腺瘤中HIF-1α的泛素化低于正常垂体组织(P0.01)。不同类型的垂体腺瘤中HIF-1α的SUMO化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RSUME可能通过增强HIF-1α的SUMO化的作用竞争性抑制泛素化与垂体腺瘤血管的新生及肿瘤的侵袭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脑外伤后小鼠海马区notch信号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复制闭合性脑外伤小鼠模型,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脑外伤组,于伤后4h、1d、3d分别处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伤后各时间点notch1、hes1mRNA的表达。结果 (1)notch1 mRNA表达水平在伤后4h开始升高,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约6倍,3d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高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倍。(2)hes1 mRNA在伤后4h无明显变化,1d时达到高峰,较对照组升高3倍,3d时回落到正常水平。结论脑外伤后notch1和hes1 mRNA明显增高,提示notch信号被激活,可能与伤后NSCs增殖分化相关。  相似文献   
30.
垂体卒中诱发因素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诱发因素垂体卒中和无诱发因素垂体卒中患者在临床特征、治疗结果方面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急性垂体卒中患者中有诱发因素(12例)与无诱发因素患者(30例)在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有诱发因素的患者与无诱发因素的患者:前者更多地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P=0.032)、视觉功能障碍(P=0.020)和视野缺损(P=0.046),诊断比后者更加延迟(P=0.015)。结论垂体卒中患者常因诱发因素加重其病情,混杂其临床表现而使诊断和治疗延迟,使视觉功能恢复不佳。对头痛患者中突然出现视力衰退者应考虑到垂体卒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