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基于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框架的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各65例,A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B组采用单纯推拿,C组采用单纯针灸。疗程结束后,评估三组患者的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计算出各组的痊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9%、78.4%和80.0%,A组治愈率显著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或针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绞股蓝大孔树脂分离物对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将绞股蓝水煮醇沉的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分离,依次以H2O,40%乙醇,80%乙醇洗脱,得到相应的分离物;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与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各分离物中总皂苷的相对含量。结果:绞股蓝80%乙醇,40%乙醇,H2O分离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81 2,0.028 7,0.541 0g·L-1。40%乙醇分离物中皂苷的相对含量最高。结论:绞股蓝不同溶剂大孔树脂分离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40%乙醇分离物的抗氧化性最强。预示绞股蓝皂苷是降脂、降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可能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糖肾康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糖肾康丸中的黄芪、山茱萸、五味子、黄柏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定性鉴别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糖肾康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仅就脑出血的病理、诱因、常见的先兆症状,从临床角度对脑出血的诊断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对脑出血和其他疾病症状的鉴别,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对基层临床工作有所启发或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疗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反复静脉穿刺过程中手背中央部分及手臂等部位的浅静脉被反复穿刺,造成表浅静脉穿刺困难.为充分利用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我科于2008年8月-2009年5月选择120例病人于手背远心端、腕关节、踝关节等部位行留置针静脉穿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离心性静脉穿刺法和向心性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假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收集59例(59眼)假性黄斑裂孔患者,经黄斑中心的垂直和水平线性扫描采集OCT图像,选择符合假性黄斑裂孔的图像,进行裂孔形态、视网膜前膜观察,用随机软件测量裂孔大小、裂孔中央和孔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与视力的相关性。结果OCT图像表现为孔周视网膜增厚,视网膜组织内有低反射区,孔底无视网膜组织缺损及孔前盖膜,孔壁形态多样,依孔壁的形态不同分为5型:两侧均为陡峭壁型47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倾斜型7眼;两侧向内凹型2眼;一侧陡峭另一侧内凹型2眼;两侧均为倾斜型1眼。明确显示有视网膜前膜34眼。水平及垂直扫描裂孔中央厚度(平均113.3μm和110.0μm)与视力无明显的相关性(r2=0.013,P=0.39;r2=0.002,P=0.727)。裂孔的横径(平均476.5μm)略大于垂直径(平均446.5μm),裂孔呈横椭圆形。结论假性黄斑裂孔与全层或临界黄斑裂孔有不同的OCT图像,孔壁多为陡峭型,部分裂孔显示有视网膜前膜,裂孔中央厚度接近正常,视力下降程度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