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10-HCPT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观察了 10 羟基喜树碱(10 HCPT)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体外生长及其凋亡率的影响,为10 HCPT在肝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人肝癌HepG2 细胞株(HepG2)由重庆医科大学肝脏病研究所提供。10 HCPT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新药中心提供。二、方法1  相似文献   
82.
糖尿病足部神经性溃疡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3.
环氧化酶-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蛋白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4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11例远离肿瘤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mRNA在72.3%(34/47)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0.619±0.033),癌旁组织表达也增高(0.175±0.084),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粘膜组织COX-2 mRNA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70.2%(33/47)的胃癌组织COX-2蛋白呈阳性表达,58.3%(27/47)癌旁组织COX-2蛋白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正常胃粘膜组织未见COX-2蛋白表达.胃癌的COX-2过度表达与其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浸润深度无明显相关.结论:COX-2 mRNA和蛋白表达在人胃癌组织中明显增高,并与胃癌淋巴结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COX-2的过度表达在人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传统观点认为,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细胞的能力,而成体组织中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其所在组织中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细胞。随着组织工程和移植医学的兴起,人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细胞[1]、心肌细胞[2]、骨骼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3]、血管内皮细胞[4]、肝细胞[5]、肺上皮细胞[6]、肾上皮细胞[7]以及胰岛样细胞[8]等分化,这些发现将干细胞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从而打破了组织再生仅源于潜伏于该组织内的干细胞的传统观念,提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不一定取自胚胎肝干细胞,也可以从自体获得,因而可不受组织相容性的限制。本文…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对我国2013—2017年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我国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均在0.1以下,泰尔指数在0.0047~0.0058之间;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均在0.6以上,泰尔指数在0.05482~0.05650之间。无论按人口还是按地理面积配置,泰尔指数组内贡献率均高于组间贡献率。结论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现象,护理人力资源按人口配置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影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差异。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单次治疗时间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舒适度、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加EECP。观察组EECP治疗每次30 min,每天2次;对照组EECP治疗每次1 h,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h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舒适度(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5 h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h后舒适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5 h后,观察组年龄>65岁的患者舒适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76/9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3%(80/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CP单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情况无论选择每次30 min、每天2次或每次治疗1 h、每天1次,治疗超过一定时间后其治疗效果相当,对于高龄患者(年龄>65岁),可以选择每次治疗30 min,每天2次,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冠心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冠心病伴失眠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及失眠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及治疗后30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各时间段两组PSQI总分、各维度得分,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在干预后30 d ,观察组 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l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结果结肠癌患者Thl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结肠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一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1年静息心率控制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措施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32例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随访对象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静息心率,术后1年再住院及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的情况。结果 共222例患者完成随访。5个时间段静息心率达标的患者占比依次是28.45%、32.33%、34.06%、35.84%、33.33%。其中,静息心率出院前最高(68.87±8.13)次/min,术后6个月最低(63.67±5.48)次/min。术后1年再住院率、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分别为27.48%、24.32%。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吸烟进入5个时间段,遵医嘱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收缩压进入4个时间段,年龄、心率控制认知2个变量进入出院前、术后12个月时间段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P<0.05,P<0.01)。结论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静息心率控制达标率有待提升,医护人员应加强患者戒烟教育、血糖管理及血压控制,提高患者静息心率控制认知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