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李长荣 《首都医药》2006,13(20):12-13
保持党员、党组织的先进性是我党的执政地位、历史使命决定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监管理念的客观要求。发扬先进性是发挥旗帜和表率作用,践行党的宗旨,促进工作落实,推动创新发展。体现先进性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员党组织的作用和改革发展取得的实效。保持、发扬、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在科学监管的学习、实践、创新、发展中实现的,只有坚持、推动、提高科学监管的有效性才能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如何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先进性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学习、修养、提高中保持的。强调保持党员先进性,就是要牢固树立坚…  相似文献   
82.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侵犯CD4淋巴细胞为主,并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特征的传染病[1].HIV上要通过性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为了防止经输血传播HIV,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笔者从街头无偿献血者中检出抗-HIV阳性1例并获确认,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5名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并与正常人末梢血红细胞做对照。肾性红细胞无论在形状、大小及表面形状均有显著变化,而非肾小球性红细胞则变化不大。肾性红细胞多型性变化可能是红细胞通过基底膜时受挤压造成破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补体是血清蛋白的组成部分,存在新鲜血清中,目前认为有9种,用C_1~C_9表示,C_3有三个亚群即Cls,Clr、Cls、故总数为11种。免疫反应中抗原抗体结合后,多吸附补体,从而补体激活后,除发挥其破坏抗原作外,还可导一些免疫性疾致病。因此,补体测定对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补体C_3含量最多,为总补体的一半左右,在补体激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此,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全自动加样仪在血站血液标本检测中被广泛应用,全自动加样仪避免了检验人员手工加样易出现的错加,漏加样本、试剂以及加样精度不够而导致的差错和误差,确保了加样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血站检测工作的效率,得到检验人员充分认可。但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使用永久性钢针会造成拖带现象的发生,拖带现象不但会造成假阳性,更可怕的是造成假阴性,引起输血传播疾病。为彻底解决拖带现象,我们建议全自动加样仪使用一次性加样针。  相似文献   
86.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也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其测定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选择一种灵敏度高、所受干扰因素影响小的方法检测CK—MB是非常重要的。现对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在心肌梗死和脑梗死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87.
[病例] 男,18岁.因腰骶部疼痛2年,加重伴腹痛、腹泻5个月入院.2年前出现腰骶部疼痛伴僵硬感,并向右侧臀部放射,晨起及久坐后尤剧,无发热,脊柱活动正常.于外院查红细胞沉降率24 mm/h,超敏C反应蛋白42 mg/L,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及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均(-).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神经外科因外伤收住但脑CT正常的17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经CT分型证实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个脑叶、>50 mm的162例病人作为大面积脑梗死组,脑梗死面积<50 mm的158例病人作为小面积脑梗死组。对3组病例的EEG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4 h内以及24~48 h进行CT检查的阳性率和相同时间段EEG检查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10例,EEG轻度异常19例,EEG中度异常84例,EEG重度异常49例。小面积脑梗死组EEG正常28例,EEG轻度异常80例,EEG中度异常40例,EEG重度异常10例。2组脑梗死患者EE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E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内大面积脑梗死组EEG阳性率和脑CT检查结果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 h EEG和脑CT检查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对早期CT排除出血而未能显示梗死灶的脑梗死诊断价值较CT大,CT与EEG联合检查,可以更好地为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患者男,41岁,因全身红斑、丘疹及脱屑10年,反复腰骶部隐痛1年,发现蛋白尿5个月,尿频、尿道烧灼感3d于2009年5月9日入院.患者于10年前头皮及双下肢出现片状大小不等红斑及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曾服中药,无明显好转,皮损时轻时重,逐渐扩大,1年前出现腰骶部隐痛,晨僵,活动后减轻,外院X线示:腰段脊椎骨质疏松、椎体呈方形,椎小关节面模糊消失,伴局部密度增高,双骶骼关节面模糊,局部密度增高,骨质轻度破坏,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未经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90.
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训练。方法:采用"儿童感知觉操作训练系统"对辖区幼儿园18名3~6岁儿童进行训练,每次训练10~15 min,训练20~40次。结果:训练前后,测试正确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感觉统合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智商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但无临床意义。结论:对3~6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学习技能采用"儿童感知觉操作训练系统"训练,是一种提高孩子学习技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