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极其复杂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1)肿瘤细胞与基底膜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及非整合素受体相结合,肿瘤细胞相互之间、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发生脱离;(2)肿瘤细胞破坏由细胞间基质(interstitial matrix)和基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早期内窥镜尿道内会师治疗创伤性后尿道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耻骨上膀胱镜和膀胱尿道镜窥视下于尿道断端会师。自膀胱镜向下插入输尿管导管,经尿道镜将其引出尿道外口,再由输尿管导管将18F硅胶气囊导尿管引入膀胱。结果 11例创伤性后尿道断裂在内窥镜直视下尿道内会师均获成功,所有病例无尿失禁,其中9例维持性功能。随访2~3年,3例无需进一步处理,尿流率正常。另8例出现短程继发性尿道狭窄,经1-2次尿道内切开后排尿正常。结论 早期内窥镜尿道内会师治疗外伤性后尿道完全断裂具有安全、快速和无创等优点;并能降低由于阴部神经损伤所致的阳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4.
【摘要】肾细胞癌是一种多基因相关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基因研究对阐明其发生及发展的生物分子学机制显得极其重要。近年发现,人类3号染色体上存在多个与肾细胞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本文对VHL、PBRM1、BAP1、SETD2及其他3号染色体抑癌基因在肾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筛选与精子发生相关的基因,并研究其表达特征。方法将4 d、9 d、18 d、35 d、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组织cDNA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RT-PC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小鼠睾丸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结果分析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杂交结果后,筛选得到1个差异表达杂交点,通过在NCBI网站与小鼠全基因组序列Blast分析可知该差异表达基因是Rfx2基因。该基因在4 d、9 d、18 d、35d、54 d和6月龄小鼠睾丸中的芯片信号校正值分别是22.9(A)、1.5(A),130.3(P)、65.6(P)、112.7(P)和71.7(P),表明Rfx2基因在4日、9日龄小鼠睾丸中不表达,从18日龄后开始表达,而且在18日龄-6月龄小鼠睾丸中持续表达;RT-PCR结果表明Rfx2基因在4 d、9 d小鼠睾丸中不表达,在18日龄小鼠睾丸中开始表达,其实验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Rfx2基因为小鼠年龄依赖性表达基因,推测Rfx2基因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睾丸组织出血分级预测睾丸扭转患睾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睾丸组织出血分级评估睾丸扭转患睾活力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确诊为睾丸扭转患,根据Arda的三级评分系统,按活检切口有无出血及出血出现的时间分为三级。Ⅰ级:出血明显而迅速;Ⅱ级:10分钟内有出血;Ⅲ级:10分钟内无出血。以组织病理诊断作参考标准。结果15例患中,Ⅲ级出血5例均行睾丸切除。Ⅱ级4例予以保留睾丸,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发生睾丸萎缩,经再次手术切除睾丸。6例Ⅰ级出血均行睾丸固定术,术后随访睾丸大小及血流无异常。组织病理结果与出血分级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例出血Ⅰ级组织病理均为出血型,而5例出血Ⅲ级均为坏死型,4例出血Ⅱ级中2例为坏死型、2例为混合型,其中分别有1例坏死型、1例混合型术后发生睾丸萎缩。结论睾丸组织出血分级可作为判断睾丸扭转惠睾活力的参考指标及术中是否保留睾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苯扎溴铵对大鼠膀胱移行上皮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膀胱移行上皮对苯扎溴铵的组织学反应.方法 预试验8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不同浓度苯扎溴铵膀胱灌注,于不同时间处死,完整切除膀胱,病理切片,寻找对膀胱移行上皮有效的浓度.试验组36只大鼠按0.75‰苯扎溴铵膀胱灌注后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冲洗及对照组分为4组,于相同时间段采血三次测定肝肾功能,病理切片,结果采用分级计分,了解膀胱移行上皮的组织学反应.结果 0.75‰苯扎溴铵可导致膀胱移行上皮可逆性改变,膀胱移行上皮的修复时间为3~7 d,与对照组相比,黏膜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75‰苯扎溴铵可导致膀胱移行上皮可逆性改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能否临床应用于预防膀胱癌复发及治疗早期膀胱癌有待后续试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据WTO调查显示正常育龄夫妇中约10%~15%患有不孕症,由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约占5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长臂无精症因子(azoospermla factor,AZF)的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DAZ(the deleted in azoespermia)基因为AZFc区的候补基因,和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BOULE同属于DAZ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均为RNA结合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RNA结合域(RNA binding domain,RBM)和DAZ重复(DAZ repeat)序列,且均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参与调节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本文旨在对DAZ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理功能以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目的明确CST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膀胱癌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8对BTCC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CST1mRNA进行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对16对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和85例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CST1的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膀胱癌组织中CS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16对患者切片免疫组化显示,癌组织CST1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高;85例癌组织染色结果显示:CST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P<0.001)、病理分期(P<0.001)、分级(P=0.016)和复发率(P<0.001)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CST1表达水平、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分期均是BTCC复发危险因素,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ST1表达高低是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因素(OR=9.351,P<0.001)。结论 CST1的表达水平和BTCC复发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CST1表达上调的患者复发率高,CST1可能是一个新颖并且有临床价值的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MicroRNA-21(miR-21)在肾细胞癌及其相应癌旁肾实质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联.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RT-qPCR)对miR-21 在48 例不同阶段肾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联.结果 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miR-21 在肾细胞癌中存在显著高表达(P <0.05),平均升高倍数约13.miR-21 表达水平上调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无关联(P 均>0.05).结论 miR-21 在肾细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