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958篇
  免费   1796篇
  国内免费   899篇
医药卫生   99653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749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492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905篇
  2016年   779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6726篇
  2013年   1266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4471篇
  2002年   23644篇
  2001年   27047篇
  2000年   4279篇
  1999年   2583篇
  1998年   1962篇
  1997年   1776篇
  1996年   1355篇
  1995年   1652篇
  1994年   985篇
  1993年   1302篇
  1992年   805篇
  1991年   614篇
  1990年   811篇
  1989年   639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51.
952.
目的:研究氧化型胆固醇对血管平滑肌细胞MMP-9及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免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用胆固醇、Triol与25-OH负载细胞,狭缝杂交测定TIMP-1mRNA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测定MMP-9与ITMP-1蛋白表达。结果:Triol与25-OH(1mg/L,24h)抑制TIMP-1 mRNA及蛋白表达,对MMP-9蛋白表达无影响。结论:氧化型胆固醇可以下调血管平滑肌细胞TIMP-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李长青  周跃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48-3349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脑多肽(VIP)含量变化以及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5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行走能力,VAS疼痛程度评定,感觉、运动、腱反射改变及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及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脊液中SP、VIP水平与行走能力呈显负相关(P<0.05),与疼痛评分呈非常显(P<0.01)或显(P<0.05)正相关。临床体征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脑脊液中SP及VIP含量差异无显性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脑脊液中SP、VIP含量明显升高,且行走能力严重障碍升高更加明显。表明上述改变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发生存在着显的相关关系。而与临床上是否出现感觉、运动、腱反射、直腿抬高角度等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956.
957.
目的 通过检测患血清CA125以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645例分为恶性肿瘤组、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他们的CA125的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有显性差异,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性差异。结论 血清CA125有助于恶性肿瘤的诊断,特别对卵巢癌、肺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958.
尿道置管是泌尿外科辅助治疗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但其并发下尿路感染的机率在国内外均占院内感染首位 ,置管 1周以上 ,其感染机率接近1 0 0 % [1 ,2 ] 。现将其感染机理 ,感染途径 ,感染预后及防治措施等作一简单综述。1 感染机理1 1 尿道生理功能 :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每日数次排尿时 ,可将从尿道侵入的微生物冲洗出去 ,保持尿道不受微生物侵袭 ,排尿毕后还有一节奏性短暂的蠕动挤压活动 ,将尿道内残余的尿液尽可能的挤压出来 ,使尿道口和尿道粘膜合拢 ,防止微生物侵入。1 2 置管破坏了尿道生理功能 :尿道置管后 ,尿液通过置管…  相似文献   
959.
许有生  沈纪林等 《嘉兴医学》2002,18(1):4-5,I001
目的:探讨多层(四层)螺旋CT (MST)对颈静脉球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先作多层螺旋CT检查,然后与手术,病理检查对照,结果:CT诊断与手术所见,病理检查完全符合。结论:MSCT在诊断颈静脉球瘤中可以代替血管造影,而且可以了解血管与周围组织的三维(3D)关系。  相似文献   
9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