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胸腰段最长肌表面滋养血管的解剖学特征及在胸腰椎骨折后路经肌间隙入路手术中对其进行保护的作用。方法 采用骶棘肌肌间隙入路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97例,于术中观察胸腰段最长肌表面滋养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应用特殊手术器械和技术对血管进行保护。评估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拆除内固定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胸腰段最长肌MRI影像。结果 共观察97例194条最长肌402个椎弓根间区域的最长肌表面血管分布。402个区域中,94.3%的表面滋养血管呈束状,5.7%的区域中血管呈团状。在束状血管分布的379个区域中,血管束位于椎弓根区者占9.8%、椎弓根间上区76.0%、椎弓根间中区12.4%、椎弓根间下区1.8%;87.3%的血管束得以完整保留,12.7%的血管束以电凝烧灼处理。术中出血量为(21±9.3) ml。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拆除内固定术后1个月VAS分别为(3.3±1.6)分、(2.1±1.4)分、(1.2±0.7)分、(1.1±0.7)分。术后6个月,经电凝烧灼处理的胸腰段最长肌在MRI上呈脂肪化改变。结论 胸腰段最长肌表面滋养血管一般呈束状,多位于椎弓根间上区。术中保护滋养血管能减轻对最长肌的损伤,减少术后肌肉脂肪化变性。  相似文献   
62.
维泰醇(alternol)是利用红豆杉树皮中一种微生物菌诱变株,经过发酵、纯化等工艺分离出的新型单体化合物。维泰醇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对近年来维泰醇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游离轻链(FLC)的检测不仅要求定性和分型,更需要定量。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的FLC定量检测联合其他血清学检测的综合判定对浆细胞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就FLC检测和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4.
超微粉碎技术是伴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粉碎工程技术,现已成为医药生产及其他原材料深加工技术之一,对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2011年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3例(4.83%)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对患者进行1~18个月的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具有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且安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深度腕掌部切割伤常伴有神经、血管和肌腱的损伤 ,伤情复杂 ,处理也较困难。术后各组织的粘连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全常影响疗效。我院自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2月共收治 19例 ,损伤组织均行早期一期修复 ,疗效满意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19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7例 ,年龄 6~ 6 8岁 ,平均 32 6岁。伤后就诊时间 5min~ 2 0h ,平均 3 5h。锐器割伤 11例 ,刀砍伤 3例 ,机器轧伤 3例 ,刺伤 2例。 19例组织损伤情况见附表。1 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在臂丛阻滞麻醉下急诊手术。上臂气囊止血带止血 ,彻底清创 ,适当…  相似文献   
67.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68例安徽医科大学睡眠障碍研究室(合肥230032)朱国庆,张慧秀,王敏,张景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孔秀媞1994年1月~1995年3月。我们从门诊筛选出安定类药依赖型和非安定类药依赖型失眠症患者,进行单纯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治疗脊柱源性糖尿病和非脊柱源性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对33例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法治疗;对123例非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6.97%;非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7.56%。结论: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对脊柱源性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对非脊柱源性糖尿病有效。  相似文献   
69.
生理学虚拟实验室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应用大量实验图片、逼真动画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造了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形象性等特点.生理学虚拟实验室主要由常规学生实验及实验设计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每个实验均包括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生理学虚拟实验室已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在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生理学虚拟实验室的部分内容已在我校生理学教学网站运行,本校学生可以在指定的网络系统运行全部实验.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尼膜同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K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间点收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NF-κB P65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尼膜同治疗组NF-κB P65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6h,P〈0.05;24、48、96h,P〈0.01)。结论:屉莫通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表达,这可能是尼膜同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