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汝环  曹峰  刘斌  徐明安  谢金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60-1560,1589
目的探讨顽固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治疗方法和防治策略。方法对68例经规范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与季节、年龄、性别、伴随疾病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依次为:鼻中隔中后部、下鼻道顶部、嗅裂、中鼻道后上部及部位不明者。出血部位与季节、年龄、性别、伴随疾病有关。68例中,除2例电凝失败而行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外,其余66例均采用电凝吸引器止血。全部病例1次治愈61例,2次治愈4例,3次治愈1例,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技术结合电凝吸引器及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对探讨顽固性鼻出血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出血发生,治疗重点应放在首次治疗上,多种形式的综合治疗也是其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寻找能更准确地对蛔虫感染进行检测的方法。方法 以蛔虫虫卵可溶性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蛔虫特异性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 ELISA的最佳工作条件是:抗原包被浓度为1 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 80,酶标二抗的最佳工作浓度为1: 8 000。对100份人血清样本采用本方法进行检测,其阳性检出率为10.0 %;血清样本对应粪便样本进行现场粪检虫卵法确定阳性率为2.0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而特异的抗蛔虫体IgG 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蛔虫感染的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十堰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VITEK 2 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判定2011年1~9月分离的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检测2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有9种,连续分离的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表型有4种,主要表型均为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酶(不渗透性),分别占47%和48%。检出阳性的8种耐药基因包括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阳性率分别为4%、4%、20%、12%、8%、8%、16%,另bla oprD2基因缺失率为60%,未检出bla IMP、bla VIM、bla PER、bla VEB和bla SPM。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与携带bla OXA-10、bla DHA、bla SHV、bla CARB、bla GIM、bla GES、bla TEM基因以及膜孔蛋白基因oprD2基因缺失有关,这也是本地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镇痛对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介入术后预后。方法选取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年龄≥45岁),根据入院后是否给予持续镇静镇痛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实验组80例给予咪达唑仑及舒芬太尼静脉泵入镇静镇痛,对照组102例给予杜冷丁肌注,所有研究对象于PCI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3 d后呼吸循环参数、相关心肌酶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0. 5 h、1 h、3 h疼痛情况,随访2组患者PCI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用药前呼吸循环参数、相关心肌酶水平及用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用药3 d后,实验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随访12个月,实验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持续镇静镇痛治疗是术后MACE发生的保护性因素(β=-0. 997,OR=0. 498,P=0. 045,95%CI[0. 139,0. 978])。结论持续镇静镇痛可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疼痛,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肌氧耗,直接或间接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并有望改善介入术后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35.
曹峰  刘敏  赵潇 《安徽医药》2021,25(10):1938-1942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调控微小RNA-1(miR-1)表达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的影响,qRT-PCR检测舒芬太尼对MHCC97-H细胞中miR-1表达的影响;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抑制剂(inhibitor)及阴性对照转染至MHCC97-H细胞,实验分为Control组、舒芬太尼(Sufentanil)组、转染对照(Sufentanil+NC)组和转染(Sufent-anil+miR-1)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HCC97-H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对肝癌MHCC97-H细胞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Control组比,Sufentanil组MHCC97-H细胞中miR-1的表达[(1.00±0.09)比(2.25±0.24)]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0.54±0.05)比(0.34±0.03)]、侵袭[(106.24±8.25)个比(51.34±5.02)个]和迁移能力[(37.36±4.01)%比(16.34±1.72)%]降低(P<0.05),MMP-2[(0.33±0.04)比(0.15±0.02)]和MMP-9[(0.24±0.02)比(0.11±0.01)]的表达下调(P<0.05);与Sufentanil+NC组比,Sufentanil+miR-1组MHCC97-H细胞中miR-1的表达[(2.20±0.21)比(1.42±0.15)]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0.32±0.03)比(0.46±0.04)]、侵袭[(52.36±5.14)个比(91.16±6.06)个]和迁移能力[(17.11±1.71)%比(29.85±3.10)%]升高(P<0.05),MMP-2[(0.15±0.02)比(0.27±0.02)]和MMP-9[(0.13±0.01)比(0.19±0.02)]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通过调控miR-1的表达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MP-2和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筛选肥胖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诊断指标,并评估这些指标在肥胖合并OSA患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对单纯性肥胖(32例)及肥胖合并OSA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完善一般资料测量,并于入住当晚行多导睡眠监测(PSG),且所有患者均于PSG监测次日清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OGTT后2 h血糖(2hPG)检测,分析肥胖合并OSA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的独立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颈围、HbA1c(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HbA1c、颈围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909,均高于Epworth嗜睡量表及STOP-Bang评分(AUC分别为:0.638、0.739).联合使用HbA1c和颈围指标可提高AUC至0.934,在肥胖合并OSA患者的诊断中灵敏度为85.1%,特异度为96.9%.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颈围及HbA1c联合检测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可用于肥胖合并OSA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2、IL-8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0只,前列腺背叶注射大肠埃希菌制备CBP动物模型。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IL-2、IL-8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当归贝母苦参煎剂各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前列腺IL-2含量均明显升高,IL-8含量均明显降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当归贝母苦参煎剂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IL-2含量升高更为明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L-8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高IL-2和降低IL-8可能是当归贝母苦参煎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损害情况,为预防噪声危害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按照GBZ 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对湘潭市噪声危害企业的1838名噪声危害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结果 1838例健康损害检出率42.11%,其中听力损失检出率8.49%,高血压检出率5.82%,二者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p< 0.01),但并不随工龄增长增长;多重危害因素接触组明显比噪声单因素接触组健康损害明显,而听力损失则后者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湘潭市噪声危害企业作业工人健康损害较严重,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06—2009年间 393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理资料,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和分布特点,探讨高危淋巴引流区。χ2检验组间差别。结果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9.2%、转移度为31.31%,以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6.4%、转移度为8.3%,以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SiewertⅠ型较Ⅱ、Ⅲ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高(P=0.003),腹腔淋巴结转移度低(P=0.002)。T3+T4期及肿瘤最大径≥6 cm者淋巴结转移度在腹腔多个区域均高于对照组,纵隔淋巴结转移度在肿瘤最大径组间差别不明显。胃大弯、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膈下部位淋巴结转移度在不同组间均低于<10%。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放疗腹腔高危淋巴区域应包括贲门、胃小弯、胃左动脉、脾动脉、脾门旁、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纵隔高危淋巴引流区包括下段食管旁、食管裂孔及膈上区域,并依据不同Siewert分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淋巴结转移特点进行个体化靶区设计。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使用CBCT测量食管癌IGRT分次内误差,评价其对靶区和周围OAR剂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CBCT采集 23例胸段食管癌放疗前后摆位图像,获取分次内误差。将分次内误差模拟治疗计划2和计划3,与原始计划1比较,分析其对靶区和OAR剂量学影响,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 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IGRT分次内平均误差在左右方向分别为(1.2±1.5)、(1.0±1.0)、(1.0±1.0) mm (P=0.138),在上下方向分别为(1.2±1.0)、(1.1±1.0)、(1.2±1.0) mm (P=0.656),在前后方向分别为(1.3±1.1)、(1.2±1.0)、(0.8±0.7) mm (P=0.003)。全部患者3 mm内误差发生频率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分别占95.2%、94.5%、93.9%。计划3与计划1相比,GTV V100%下降5.55%,有 3例患者PTV D95%下降超过原始计划处方的5%。计划3中全肺 V30为(15.24±2.24)%,低于计划1的(15.67±2.28)%(P=0.033)。计划2中 4例脊髓>4500 cGy (Dmax为4517.2 cGy),计划3中 19例脊髓>4500 cGy (Dmax为5045.2 cGy)。结论 IGRT分次内误差对患者靶区剂量分布有一定影响。脊髓为串行器官,对分次内误差相对敏感,可能会导致部分患者脊髓超过最大耐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