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A4889G突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 1A1(cytochrome P450 1A1,CYP1A1)基因A4889G突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研究了76例EM患者和80名正常对照CYP1A1基因A4889G位点碱基突变.两组均为广东籍汉族妇女.结果 CYP1A1基因A4889G位点等位基因A、G在EM组和对照组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χ2=7.498,P<0.01),其中等位基因G使患EM的相对危险度提高了1.957倍.CYP1A1基因A4889G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915,P<0.05),GG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患EM的危险度高3.437倍(χ2=5.430,P<0.05).结论 CYP1A1基因A4889G突变等位基因与EM有一定的关联,突变基因型增加了EM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生存素(survivin)基因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 对人子宫内膜在裸鼠腹腔种植生长的影响。
方法将45只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注射入裸鼠腹腔,同
时将survivin-shRNA慢病毒、空载慢病毒及磷酸盐缓冲液分别注射至3组裸鼠腹腔内,2周后观察各组子宫内膜种植成功率,光
镜下观察异位病灶的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病灶中survivin 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种植成功率
(26.67%)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73.33%)及空白对照组(80%,P<0.01);实验组成活的异位内膜腺体发育不良,间质伴有不同程
度的坏死;该组病灶中survivin蛋白表达亦明显下降,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慢病毒介导survivin基因
特异性shRNA能够通过靶向沉默survivin基因明显抑制人子宫内膜在裸鼠腹腔中的种植生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术前经动脉新辅助化疗对Ⅱb期官颈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1~2个疗程动脉新辅助化疗,经评价后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并以同期行同种手术的45例Ⅰb、Ⅱα期宫颈癌患者为对照。结果:在完成动脉化疗后总体缓解率为79.2%.24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均获得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机会。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转移率上与同期行相同术式的Ⅰb、Ⅱα期宫颈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行动脉新辅助化疗后可以缩小宫颈肿瘤体积,改善宫旁浸润情况,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切除率,同时可减少淋巴结转移及消除亚临床病灶,有利于改善Ⅱb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BI(HLA-DPBI)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分析产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的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38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归女进行了进行HLA-DPBI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两组人群HLA-DRBI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RBI等位基因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5.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对珠江医院1993年1月-2001年7月收治的12例产科D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2例均有不同的诱因,其中以羊水栓塞、妊高征为主。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或循环障碍。全部病例均迅速得到确诊,及时给予去除病因、抗休克、补充凝血因子处理。12例中早期使用肝素9例,纤溶抑制剂8例,行子宫切除术5例。9例治愈,3例死亡。提示早期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及抗休克处理、合理应用肝素及纤溶抑制剂是降低DIC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患者的异位内膜有播散的潜能,可以侵袭周围组织,这与肿瘤的转移过程很相似,MMP-9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关系密切,因此考虑MMP-9可能在异位内膜的侵袭种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先在腹腔镜下以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评分法(r-AFS)评分诊断,均>40分,临床分期为Ⅳ期,其中28例诊断为Ⅳ期的患者随即手术治疗为A组,另外30例术前曾使用过GnRH-a3.75mg,每月肌肉注射1次,共3个周期,作为B组。对二者围手术期情况和远期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18±23)min和(79±26)min;出血量分别为(400±55)ml和(180±60)ml。术后随访2~5年,其妊娠率分别为25%和46.7%;复发率分别为32.1%和10.0%;盆腔疼痛缓解率分别为42.8%和70.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前应用GnRH-a药物,既有助于手术的实施,又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8.
宫腔镜手术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米索前列醇不同用药方案作为宫腔镜手术前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随机的前瞻性研究。组Ⅰ和组Ⅱ:米索0.6mg和0.4mg阴道给药;组Ⅲ和组Ⅳ:米索0.6mg和0.4mg口服给药。观察并记录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疼痛评分(VRS)、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四组宫颈软化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四组的手术时间及膨宫液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Ⅰ、组Ⅱ和组Ⅲ各组间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Ⅲ的腹泻、下腹痛的发生率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前4h阴道放置0.4mg的米索,用药剂量小、副反应轻、宫颈松软适度,是理想的宫颈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9.
报道了2002年10月~2003年6月本科在腹腔镜下完成的4例卵巢恶性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例。从初步的体会看.腹腔镜技术不仅在卵巢癌的诊断、分期和随访中具有肯定作用,在早期癌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中也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张赛男  彭冬先  郭鹏  熊翔鹏 《广东医学》2016,(13):1912-1912
例1.33岁,因停经71 d,下腹不适伴阴道间断流血2 d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 G3 P1。患者分别于停经38 d及43 d当地医院查β-HCG分别为4592 IU/L及11654 IU/L。于停经69 d出现下腹坠胀感及不规则阴道流血,行B超检查提示:不除外过期流产并宫底右侧肌层绒毛植入可能。以“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待排”收入院。既往行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2次,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2次。入院生命体征平稳,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通畅,分泌物量少,呈咖啡色,宫颈光滑。查β-HCG 28418.9 IU/L,B超示子宫前壁见混合性占位56 mm ×53 mm ×35 mm。在B超监视宫腔镜直视下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双极电刀切开宫腔前壁,见孕囊样结构约30 mm ×25 mm,刮匙刮除孕囊样组织,子宫前壁创面渗血明显,中转开腹缝合子宫肌层止血后关腹。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回报:送检组织主要为绒毛及滋养叶细胞,平滑肌组织间可见少许绒毛及滋养叶细胞。术后第4天复查β-HCG降至755.6 IU/L,术后门诊随访1月余β-HCG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