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因其发病率高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目前部分医院旅行刮除咽部滤泡治疗本病 ,但此方法使用不当会出现并发症 ,我院近期收治 9例因在外院刮治后并发败血症患儿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6岁~ 13岁 ;9例有咽部不适 ,上呼吸道感染 4例 ,体温增高 4d去刮治 ;2例因阵发性腹痛、发热 4d ,儿科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腹型上感 )”去行刮治 ;4例因食欲差 ,消瘦去当地刮治 ;另一例近日咽部不适加重 ,晨起有痰 ,去当地耳鼻喉刮治 ,刮后半天大出血不止再次去另一耳鼻喉诊所填塞纱条止血。…  相似文献   
42.
CT仿真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位于整个消化道的中段,各部分相互重叠盘曲,蠕动频繁,并且小肠疾病又多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所以针对小肠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直徘徊不前。随着螺旋CT的出现和使用,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问世了[1]。CTVE可以通过重建消化道模拟内镜检查的效果,达到观察消化道疾病形态学改变的目的(如图1,2)。与真正的内镜检查比较,CTVE在诊断小肠疾病方面比在诊断上消化道和结肠疾病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就CTVE在诊断小肠疾病的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目前临床使用最普遍的器官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药物.亦是治疗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免疫性疾病的有效药物。通过参照国家药品临床试验标准,改进文献方法,在提高检测灵敏度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毒性试剂.并简化操作步骤.本文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人全血样品中CsA含量的分析方法.为进行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提供了一个简便、灵敏、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4.
肺灌注断层显像与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判定肺灌注断层显像(SPECT肺灌注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7例明确诊断为PE的患者在进行肺平面通气显像的同时,进行了SPECT肺灌注显像和肺平面灌注显像,并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27例PE患者中,平面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03例,检出率为89.4%。SPECT肺灌注显像阳性者223例,检出率为98.2%。平面肺灌注显像与SPECT肺灌注显像对PE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21例有CTPA诊断结果的患者中,CTPA显示受累肺段为976个,平面肺灌注显像显示796个肺段阳性,两者符合率为81.6%;SPECT肺灌注显像显示937个肺段阳性,SPECT肺灌注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为96%;两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PECT肺灌注显像能明显提高对PE的诊断价值,可取代肺平面灌注显像,成为诊断PE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结果和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穿刺枪针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对103例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03例均一次性取得所需取材,其中病理发现恶性肿瘤55例(53.4%),良性病变46例(44.7%),不能做出诊断2例(1.9%),准确性达98.1%;严重并发症3例,其中1例死亡;轻微并发症3例,不需治疗。总并发症发生率5.9%。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精确度高,较为安全的细胞病理学获得方法。  相似文献   
46.
双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双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中的价值,着重研究小肺动脉栓塞及大肺动脉内的细小栓子的显示方法和诊断依据。方法:对39例临床拟诊为PE的患者,进行双螺旋CT肺动脉造影(DSCTPA)检查,且全部病例均经随诊证实。结果:中央型PE15例,周围型PE19例。检出PE的直接征象392处,间接征象51例。DSCTPA诊断周围型PE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5%。结论;双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诊断肺动脉栓塞可靠,能够明显提高小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估用药安全问题,改进用药安全。方法应用美国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2000版),开展用药安全自我测评,发现用药安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降低用药安全风险。结果通过改进薄弱环节,相比2010年测评结果,2018年测评总得分权重比由56%提升至73%,19项核心特征得分权重比不同程度提高(3.1%~120.0%)。结论该用药安全自我测评量表可在改进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五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患者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5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均为男性吸烟者,以肺部损害为主,其中2例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症状,1例为肺脏终末期病变合并肺动脉高压.胸部高分辨率CT示大小不一的多发囊腔阴影,病变以双上肺为著,终末期病例囊腔影遍及全肺.5例均经外科肺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资料,显示囊腔样改变和朗格汉斯细胞聚集(免疫组织化学CD1a和S-100染色阳性).肺功能检查示V50占预计值%为53.6%~77.6%,V25占预计值%为38.5%~70.5%,V50和V25的降低与组织病理学所见小气道受累相符合.治疗以戒烟为主,疾病有自然缓解倾向.结论 P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发生于吸烟者,多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腹部手术患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满足入选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腹部手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新海能混合糖电解质组)60例及对照组(复方电解质葡萄糖组)60例.术后1d开始对实验组患者空腹静脉输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1 000 ml,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注复方电解质葡萄糖1 000 ml,连续4d.监测输液后患者血糖、血钙、血镁及血磷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第1、2天输液前血糖均高于术前血糖(P<0.05),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输液后血糖与输液前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钙均略低于术前(P=0.000),但术后第2天则与术前血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20),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与术前血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血镁均低于术前(P<0.05),但实验组术后第1、2天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2天血磷均低于术前(P<0.05),而实验组术后第1天血磷低于术前(P =0.008),但术后第2天则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52).结论 混合糖电解质对血糖影响小,并能够补充血钙、血镁及血磷,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0.
目的:挖掘及评价不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SGLT-2i)与生殖器感染不良事件的关联性及特点。方法:基于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二季度美国药监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主数据库数据,运用比例失衡测量法及贝叶斯分析法对不同SGLT-2i与生殖器感染不良事件的相关性进行数据挖掘与评价,同时比较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及预后。结果:经评价为SGLT-2i导致生殖器感染报告例数254份;7种SGLT-2i中恩格列净/盐酸二甲双胍与生殖器感染不良事件关联性最强(ROR=16.34,95% CI=12.73~20.97;PRR=16.15,χ2=889.11;EBGM=16.03,95% CI的,=12.49);SGLT-2i与盐酸二甲双胍组成的复方制剂相比于SGLT-2i具有更高的生殖器感染风险;不良事件致残或致死率坎格列净27.4%(20/73)vs.达格列净11.9%(5/42)vs.恩格列净12.8%(16/125)具有显著差异(P=0.007)。结论:本研究通过对FAERS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不同SGLT-2i相关生殖器感染的风险及特点提供精准数据支持,同时本研究可对该不良事件进行持续监测,对相关药物风险进行识别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