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2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探讨MRI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TACE术)疗效评价及其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行TACE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术前1-2天、术后一个月均行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评估MRI对HCC患者TACE术疗效评价及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HCC患者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灵敏度为91.07%、特异度为69.23%、准确度为84.15%;MRI检查HCC患者TACE术后不同类型碘油沉积共有9例患者碘油沉积复发类型不一致,MRI诊断不同类型碘油沉积复发与DSA诊断的一致性为89.02%(73/82),碘油沉积区ADC值较术前瘤区、肿瘤复发区明显大,术前瘤区ADC值也明显大于肿瘤复发区,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在HCC患者TACE术治疗中,可准确地分析术后碘油沉积情况和病灶残留情况,对TACE术疗效评价及其复发预测有明确价值。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HCMV感染与血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及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经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急性心梗(AMI)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1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PCR法测定HCMV-DNA,用间接ELISA法测定HCMV-IgG、HCMV-IgM抗体。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PAPPA,采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IL-6,ABC-HRP方法测定IL-10。结果 (1)冠心病各亚组患者HCMV-DNA、HCMV-IgG、HCMV—Ig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照组(P〈0.05);(2)PAPPA在ACS组中较SAP及对照组离(P〈0.05),SAP组PAPPA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浓度在ACS、SAP组较正常对照高(P〈0.05),且冠心病各亚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 HCMV感染与ACS有关,可能作为冠心病豹独立危险因素,HCMV感染时血中PAPPA、IL-6水平增高,提示可能共同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炎症导致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3.
食管平滑肌瘤并不少见,但肿瘤形态呈V形者极为罕见,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第三代Force双能量CT虚拟去钙(DECT-VNCa)图在不同对比物质相对比值(RCMR)条件下对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有明确骨盆外伤史或腰骶部疼痛的35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及MRI检查,RCMR值分别取1.59、1.79、1.89,重建3组DE-VNCa图像。以MRI诊断为金标准,计算3组图像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效能,获得最优RCMR值,并在此最优条件下测量并比较骶骨翼骨髓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域的CT值,以ROC曲线评价CT值对骶骨翼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结果:RCMR值取1.59、1.79、1.89时,诊断骶骨翼骨髓水肿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40、0.81、0.71;RCMR为1.79时,DE-VNCa图诊断效能最高。以RCMR=1.79重建DE-VNCa图,骨髓水肿区域平均CT值为(-20.21±18.81)Hu,对侧正常骨髓区平均CT值为(-74.19±27.94)Hu,骶骨翼骨髓水肿区与对侧正常区域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CT值=-43.45 Hu为临界值,诊断骶骨翼骨髓水肿的AUC为0.947(P<0.001)。结论:双源DECT-VNCa图在RCMR为1.79时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较高;CT值有助于诊断骶骨翼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骨髓水肿。  相似文献   
65.
摘 要:[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3)、间皮瘤抗原-1 (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中CK19、Galectin-3和HBME-1的表达。[结果] 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癌旁甲状腺组织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5.0%(38/40)、32.5%(13/40)和15.0%(3/20),Galectin-3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5%(37/40)、5.0%(2/40)和20.0%(4/20),HBME-1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2.5%(37/40)、0和5.0%(1/20);三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15,P<0.001;χ2=66.646,P<0.001;χ2=84.048,P<0.001)。[结论] CK19、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良性病变组织,三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将进一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早期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腹腔镜诊治46例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均无明显的产科疾病及严重的心肺疾病,并随机选取34例开腹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4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无流产、子宫损伤、腹腔脏器损伤、切口感染裂开、腹腔感染、腹腔残余脓肿形成、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研究组手术时间(38.57±19.72)min、肛门排气时间(18.31±7.25)h、抗生素使用时间(1.98±0.75)d、住院时间(5.74±1.6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9.58±12.93)ml少于对照组(185.56±54.62)ml。结论: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美容、探查全面、降低阴性剖腹率,对急性阑尾炎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减少阑尾穿孔的机会、减少对子宫的刺激、减少流产的机率,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日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67.
患者男性,32岁,反复右下腹痛,粘液便半年,出现胸腹壁皮下结节3个月,发热伴咳嗽20天,血便一次,量约500ml,1996年1月18日入院。入院后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肠恶性组织细胞病。治疗过程中,于1996年3月1日突然解出暗红色大便,一天达10余次,便血量3000多ml,内科给予静脉滴注脑垂体后叶素及立止血,输血等治疗。至3月2日上午,仍血便不止,已达20  相似文献   
68.
阿莫西林与盐酸氨溴索治疗气切后肺部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气管切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组为阿莫西林联合盐酸氨溴索;对照组不用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5.6%,对照组50%。结论:阿莫西林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53例经活检证实或临床高度怀疑乳腺癌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并与手术后病理及手术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T分期:T1~T2敏感性为73%,准确性为65%;T3~T4敏感性为96%,准确性为87%。N分期:N1敏感性为70%,准确性为60%;N2~N3敏感性为80%,准确性为75%。M分期:敏感性为70%,准确性为70%。综合评价螺旋CT乳腺癌术前TNM分期准确性为70%。结论 应用螺旋CT扫描及其重建技术,通过对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密度差(CT值)和肿块大小、增强后强化程度,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微小钙化灶,对乳腺癌能作出准确的TNM分期。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江西省兴国县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7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用噻托溴铵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T)、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住院频次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χ2=5.208,P=0.022);治疗后,2组p H值及PaCO2均低于治疗前,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6MWT大于治疗前,SGR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住院频次为(1.51±0.51)次,少于对照组的(2.50±0.51)次(t=8.461,P=0.00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7,P=0.16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与运动耐力,稳定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住院频次,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