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目的:探讨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收治的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166例,进行临床特征数据采集和分析。结果:纳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非重症123例,重症38例;其中男性69例(41.6%),女性97例(58.4%),年龄(47.0±23.5)岁。39例(23.5%)已接种1剂或2剂国产灭活疫苗,接种2剂疫苗的病例重症比例为7.7%,低于接种1剂疫苗的11.5%和未接种疫苗的26.8%,但三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症状最常见为发热(134例,83.2%),且有39.1%的病例发热峰值大于或等于39℃;其他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疲倦乏力、口干等。重症病例出现发热的比例(97.4%)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76.4%)( P<0.01),且重症病例发热峰值超过39℃的比例(65.8%)也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30.9%)( P<0.01)。病程中病毒核酸N基因、ORFlab基因的最低ct值中位数分别为20.3、21.5,最低ct值分别为11.9、13.5。入院48 h内有9.0%的病例白细胞计数下降,52.4%的病例淋巴细胞计数下降,32.5%的病例C反应蛋白升高,57.4%的病例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65.3%的病例白介素6升高,35.7%的病例白介素10升高。重症病例出现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6升高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非重症病例(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发热峰值越高,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越大( P<0.01), OR均大于>3:95% CI 2~7,是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上,非重症病例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药汤剂使用率达到96.7%,重症病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中医治疗率达到100%,在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的基础上,配合中和抗体、康复者血浆等免疫治疗。重症病例入院至转重症时间中位数为5 d,治疗后完全退热时间中位数为6 d,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19 d;28 d内无死亡病例。 结论:广州Delta变异株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例,其主要的临床特征包括发热比例高、体温峰值高、发热持续时间长、病毒载量高、病毒核酸转阴时间长、重症发生率高。其中,重症病例的老年人占比高,与非重症病例相比表现出发热比例更高、高热占比更高、发热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高龄和高热是发生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152.
狄文英  张俭  张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460-1461
PCR—SSP技术是HIA分型常规采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笔者在使用PCR—SSP HIA基因分型试剂盒做HIA常规分型中遇到二份志愿供髓者的DNA样品,与GT公司的PCR—SSP HIA分型试剂产生特殊的反应格局。其中一份(以下称SZ1)在HIA—A座位上,与试剂盒鉴定HIA—A的A2、All,66等位基因的PCR引物呈阳性反应,而与鉴定HIA—A*11以及HIA—A*66基因的引物均呈阴性反应,这个特殊的反应格局提示该DNA样品可能是A*1103/08/14或存在与A*11基因相关的碱基突变,经DNA测序,结果是比较罕见的A*1103基因。  相似文献   
153.
阿莱塔葡萄球菌(S.arlettae)引起人类感染比较少见,我们于1998年3月从一胆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中分离出1株该菌,现报道如下。患者,女,64岁,因胆石症合并胆囊炎入院。体温386℃,血常规WBC11×109/L,N085,L015,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内有泥沙样结石合并胆囊炎。行胆囊摘除术,术中留取胆汁4ml做细菌培养。直接涂片有革兰阳性球菌,呈葡萄状排列。培养后,鉴定为阿莱塔葡萄球菌。细菌鉴定:将胆汁注入肉汤增菌,作者单位:730000兰州,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35℃、24小时孵育…  相似文献   
154.
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尚存在争议,治疗效果很不理想。自1998年-2003年共收治髋关节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人19例,经3—7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5.
为摸清我县城镇汉族、维吾尔族小学生的挑食丰(不吃一种以上食物),以及挑食儿童的食物结构和身体发育状况.为进一步纠正这种不良习惯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1991年11月对乌苏县城镇两所小学的汉族、维吾尔族小学生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乌苏县城镇第一、四小学7~12岁学生共1218人,其中汉族学生579人、维吾尔族学生639人。用调查表的形式了解挑食人数并按常规测量身高、体重,以及采指血,用氰化高铁法进行血红蛋白测定。2结果与分析2.1汉族与维族儿童挑食率比较:579名汉族儿童中461人有挑食习惯,挑食率为79.62%.639名维吾…  相似文献   
156.
“运动健身”,是目前国际流行的最新健身理念,它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很快形成潮流,传遍世界。我国国家体育科研所的何志坚博士专门从事运动健身的研究和指导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颇有建树。在采访中,何博士详述了当前国际健身的新潮流及其趋势,并且就一些运动健身项目给读者做了具体的说明和指导。 张俭女士是运动健身的受益者,她在《锻炼,让我从死到生》一文中讲述了自己运动健身的切身体验,给人以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7.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4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8.
张俭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9):92-93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介入室于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SCA)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及起搏器植入术.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7.6±1.2)d明显短于对照组(11.3±2.1)d,但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评分(96.2±13.8)高于对照组(81.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皮下气肿,且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9.
肺孤立结节的动态CT增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评价肺孤立性结节。方法:选择41例直径≤4cm的肺孤立性结节进行研究,其中肺癌29例,肺结核球7例,肺炎性结节3例,肺错构瘤2例。静注碘剂100ml前后,对病灶中心作薄层扫描,测量增强前后CT值。结果:肺癌和肺炎性结节显强化,肺结核球和肺错构瘤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肺癌和肺结核在75s和135s时间段增强比较中均有统计学显性差异(P<0.05)。结论:①动态CT增强对肺癌与肺结核球等结节的鉴别极有价值,并可将增强后CT净增值<20HU,作为良恶性结节的阈值指标;②动态CT增强中应重视淋巴结的观察,有利于SPN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0.
目的了解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4mg/d,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脂联素等。结果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均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明显(P〈0.05),同时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P〈0.05),但腰围及腰臀比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能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体脂分布;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