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7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预后组患者预后可能相关因素,再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病死率为56.7%;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脏器功能不全数量、血乳酸水平(干预前及治疗6h后)及循环、肾、凝血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死亡组早期目标治疗的达标率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干预前血乳酸≥5mmol/L、器官功能不全数量≥3.5个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前血乳酸水平、脏器功能不全的数量与预后相关,因此如何避免脏器功能受损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2012年9月17日至19日,南京军区第十一届科委会血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在解放军第117医院召开,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方胜副部长、全军血液管理学专业委员会王燕宁主任委员、苏国同委员、浙江省输血协会严力行理事长、杭州疗养院医务部过贵元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军区医院主管血液工作领导、  相似文献   
23.
张伟强 《四川医学》2009,30(10):1565-1566
目的探讨呼吸指数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意义的评估。方法15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测定了肺泡气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气,计算呼吸指数(RI),并与同期健康人比较。结果肺心病各组之间、肺心病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心病各组各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单因素相关分析,RI与PaO2、PAO2呈显著负相关(r=-0.954、-0.556,P〈0.01);与PaCO2、A-aDO2呈显著正相关(r=0.726、0.897,P〈0.01);重度呼吸衰竭与中、轻度呼吸衰竭组比较,2个、3个和4个及以上器官衰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死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呼吸衰竭组与轻度呼吸衰竭组比较,2个和3个器官衰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RI变化与其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一致,RI可作为判断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程度、病情监测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提高对腹盆腔神经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对4例腹盆腔神经肿瘤患的CT、临床表现、手术所见、病理检查作对照分析。结果 l例肠系膜多发性神经纤维瘤,l例为小肠巨大神经纤维瘤,l例后腹膜多发性神经鞘瘤,l例后腹膜单发性神经鞘瘤。结论 CT对腹盆腔神经肿瘤可作出定位诊断,并可明确肿瘤是实性或囊性或囊实性、大小、范围、边界是否清楚,但难以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26.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而发生于下颌骨者较少见。作者收集1964至2007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下颌骨巨细胞瘤6例,对其影像学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加强医务人员对患者术前检测输血5项的重视,减少医院内感染。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检测输血5项7919例,分析各项传染病指标的阳性率,用以说明医务人员感染的潜在危险性。结果:各项传染病指标阳性率分别为谷丙转氨酶(ALT)9.89%、乙肝表面抗原(HBsAg)11.3%、丙型肝炎抗体(抗-HCV)1.1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0.025%、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1.84%。结论:术前检测输血五项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病情,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医院内感染,还可以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对医患双方都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各级医院的重视。  相似文献   
28.
在交叉配血(酶法)时,发现次侧管凝集(2+),经检查为献血者血清中含抗-E 效价16;报告如下.一、资料患者,虞××,女,32岁,住院号146523,因肠梗阻手术,血型O 型,1990年2月6日申请血液600ml,与献血者徐××O_(1731)、罗××O_(4-373)交叉配血,盐水配血均无溶血及凝集现象,加木瓜酶30分  相似文献   
29.
经正、反定血型发现一例BX型,特予报道: 患者,吴某,女,25岁,汉族,浙江肖山人。1992年3月5日因临产而入本院妇产科,3月6日临产,产后大出血申请输血400ml,入院时正定型为O型,与O型交叉配合试验无溶血及凝集现象,但反定型  相似文献   
30.
用博来霉素试验和紫外线试验评价肿瘤患者DNA修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博来霉素(BLM)试验和紫外线C(UVC)试验评价肿瘤患者DNA修复能力。方法将25名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和23名对照的淋巴细胞分成2组:(1)BLM试验组,BLM剂量为20μg.m-l 1,作用30分钟后再经15分钟修复,用彗星试验检测BLM暴露前后DNA损伤和评价DNA修复能力;(2)UVC试验组,UVC波长254nm,照射剂量为1.5 j.m-2,于照射前和照射后90、240分钟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用公式计算DNA修复率(DRR)。结果BLM试验中尾长和尾相所测肿瘤组平均DNA修复能力分别为73.6%、65.0%,明显低于对照组(90.8%,85.4%)(P<0.01);UVC试验中尾长和尾相所测肿瘤组平均DNA修复能力分别为50.8%、58.0%,明显低于对照组(79.6%,82.0%)(P<0.01)。结论BLM试验和UVC试验可以快速检测DNA修复能力,发现肿瘤患者和对照组之间DNA修复能力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