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快速针刺加推拿治疗单纯性肥胖2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开始,我院采用快速针刺加推拿方法对261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进行减肥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依据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年肥胖症诊断标准:成人标准体重=(身高-100)×0.9;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计算值在10%以内属正常范围,≥10%为超量  相似文献   
62.
脑胶质瘤微血管数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选择自 1990年 1月至 1993年 7月间在我院首次行脑胶质瘤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 ,术后辅以化疗和 (或 )放疗 ,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 6 3例 ,各项临床资料见表 1。2 .实验方法 :用常规石蜡切片作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g)免疫组化ABC法染色 ,一抗为小鼠抗人FⅧRAg单克隆抗体 (DAKO公司 ) ,按ABC试剂盒 (北京中山公司 )说明书进行 ,显色剂为DAB ,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3.微血管数 (MVQ)计数 :瘤组织染棕黄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计为一个血管标记 ,在 2 0 0倍视野下 ,每例切片 3…  相似文献   
63.
颅内转移瘤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探讨脑转移瘤患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1990-2000年10年来463例脑转移瘤患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治疗方法包括开颅手术切除肿瘤,单纯放射治疗,单纯X-刀治疗和X-刀治疗加放射治疗。将所得到的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X-刀治疗加放射治疗可使脑转移瘤患得到最佳的生存期。结论:X-刀治疗加放射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术加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 (HICH)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112例 H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传统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及尿激酶溶解术治疗。6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术 ,5 2例采用钻孔引流术及尿激酶治疗 ;同时在出血对侧行侧脑室置管 ,监测侧脑室颅内压 (ICP) ;采集术后即刻、2 4h、72 h和 1周的 ICP值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虽然传统开颅组与钻孔引流术和尿激酶溶解术组均有 ICP的增高 ,但传统开颅组 ICP增高幅度明显低于钻孔引流术组 ,两组患者的 ICP对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在降低 ICP方面传统开颅术明显优于钻孔引流术加尿激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66.
肿瘤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及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瘤周水肿、复发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 因子相关抗原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对 5 7例脑膜瘤进行微血管定量研究 ,分析微血管密度(MVD)与脑膜瘤病理类型、瘤周水肿及患者术后复发率、生存期之间关系 .结果 脑膜瘤 5 7例平均 MVD为 34.5 .其中良性、不典型性和恶性脑膜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 (2 6 .8±9.3) ,(4 1.2± 12 .9)和 (5 2 .7± 14.6 ) ,3种病理类型 MVD均有显著差异 (P<0 .0 1) .中度和重度脑水肿组其瘤组织 MVD(39.4± 11.3和 47.9± 12 .6 )明显高于轻度和无脑水肿组MVD(30 .1± 9.7和 2 5 .2± 8.5 ,P<0 .0 5 ) . MVD≥ 34.5组的 5 a复发率高于 MVD<34.5组 ,且前者 5 a生存率明显差于后者 .结论 微血管计数可作为判断脑膜瘤侵袭力及评价患者复发和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 DNA图像定量分析对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辅助判定和应用价值 .方法 组织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 ,测定肿瘤细胞 DNA含量及 DNA倍体细胞分布状况 .结果  18组 7种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细胞 DNA相对含量和 DNA指数分别为 :良性肿瘤 :脑膜瘤(3.30± 1.17) ,(1.36± 0 .32 ) ;垂体腺瘤 (3.5 2± 1.14) ,(1.46± 0 .39) ;听神经瘤 (3.18± 0 .94) ,(1.35± 0 .2 7) ;颅咽管瘤(3.44± 1.0 4) ,(1.32± 0 .2 3) ;低度恶性肿瘤 :室管膜瘤 (4 .40± 1.43) ,(1.5 8± 0 .2 8) ;星形细胞瘤 ~ 级 (4 .41± 1.10 ) ,(1.6 0± 0 .2 5 ) ;高度恶性肿瘤 :髓母细胞瘤 (5 .6 2± 2 .11) ,(2 .34± 0 .83) ;星形细胞瘤 ~ 级 (6 .6 2± 1.42 ) ,(2 .82±0 .48) . Q值法各组间两两比较显示 :低度和高度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 (P<0 .0 1) ;低度恶性肿瘤与高度恶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 (P<0 .0 5 ) . 2 DNA倍体细胞分布百分率 :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 ,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肿瘤间存在显著的组别差异 (P<0 .0 1) .结论 由高分化肿瘤至低分化肿瘤 DNA含量呈递增表现 ,肿瘤恶性程度与五倍体和超五倍体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 .DNA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是辅助判定中枢神经系统良恶性肿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传统开颅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两种治疗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老年高血压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开颅术和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治疗,60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术,52例采用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同时在出血对侧行侧脑室置管,进行侧脑室颅内压监测.采集术后即时、24h、72 h、1周的颅内压(ICP)值,统计分析.结果 虽然开颅组与钻孔引流组均有ICP的增高,但二者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降低颅内压力方面开颅术与钻孔引流及尿激酶溶解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9.
目的:以Hs683、3T3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探讨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性。方法:①来源于怀孕子宫肌瘤切除术或流产的10~14周胚胎(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西安交大二院妇产科、北方医院妇产科提供),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Hs683成纤维细胞系由田晓峰博士馈赠,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均为本研究所冻藏。②将原代培养8d的人胚胎神经干细胞悬液离心、收集备用,最终神经球浓度达8×104 L-1。③将预先消毒的盖玻片(24mm×24mm)放置于培养皿内,将SHG44胶质瘤细胞系、C6胶质瘤细胞系、Hs683成纤维细胞系、3T3成纤维细胞系的4组细胞复苏后,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当各组细胞爬片上的细胞贴壁达75%~85%时,取出盖玻片,与上述制备的人胚神经球悬浮液共同培养。④将预先制备好的SHG44胶质瘤细胞、C6胶质瘤细胞、Hs683成纤维细胞、3T3成纤维细胞爬片(各10张)从培养瓶取出,置于新的培养皿,分别与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在含体积分数为0.01~0.02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共培养72h,观察并统计各细胞系每张爬片的克隆球数。上述4种细胞爬片周边3mm以外相同面积、无胶质瘤/成纤维细胞区域作为其各自空白对照。⑤分别将神经干细胞克隆球 C6胶质瘤细胞 3T3成纤维细胞、神经干细胞克隆球 SHG44胶质瘤细胞 Hs683成纤维细胞同法共培养72h,观察人胚神经干细胞在SHG44、Hs683、C6、3T3细胞爬片上的分布情况。结果:①人胚神经干细胞对SHG44、C6胶质瘤细胞的趋向作用:SHG44/C6胶质瘤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体积均有所增大,且数量均明显高于外周无胶质瘤细胞的空白对照区(P均<0.05)。②人胚神经干细胞对Hs683、3T3成纤维细胞的趋向作用:Hs683/3T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克隆球共培养72h后,成纤维细胞爬片上的神经克隆球数量与周围无成纤维细胞区基本相似(P均>0.05)。③人胚神经干细胞 SHG44/C6胶质瘤细胞 Hs683/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下的体外趋向作用:SHG44胶质瘤细胞 Hs68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SHG44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Hs68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C6胶质瘤细胞 3T3成纤维细胞 人胚神经干细胞共培养72h后,C6胶质瘤细胞爬片上的神经球数量明显多于3T3成纤维细胞爬片(P<0.05)。结论:人胚胎神经干细胞与胶质瘤细胞体外共培养后,神经球出现向胶质瘤细胞周围集聚的趋势,提示胶质瘤细胞可能分泌某种对神经干细胞有一定作用的活性因子。  相似文献   
70.
X-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技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根  郭艳  章翔  宋少军  魏丽春  石梅 《医学争鸣》2001,22(20):1912-1913
0 引言 果体区肿瘤的发病率很低 ,只占颅内肿瘤的约2 % ,但是由于其位置深 ,周围有很多重要结构 ,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难点之一 ,开颅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很高 ,很难达到根治 [1 ] .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X-射线束进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 X-刀技术 ,近年已得到很大发展 ,为治疗松果体区肿瘤提供了新方法[2 ] .我院于 1996年引进美国 Radionics公司 RSA- 3型 X-刀 ,1996 - 0 6 / 2 0 0 0 - 0 6 ,共治疗松果体区肿瘤 86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松果体区肿瘤患者 86 (男 6 1,女 2 5 )例 ,平均年龄34 .8(13~ 76 )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