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时域法检测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9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观察组)和105例健康人(对照组)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作MTVvA检测,分析两年的死亡、晕厥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MTWA95%正常值参考范围〈36μV。对照组MTWA〉36uV的占10.5%。观察组MTWA〉36uV的占553%。对照组无心血管事件发生;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29例,MTWA〉36uV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敏感性793%,特异性55.4%;阳性预测值442%,阴性预测值857%。结论MTWA异常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2.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急诊再灌注治疗特别是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发生率有所下降[1]。心脏破裂,尤其是一旦发生心脏游离壁破裂,抢救手段十分有限,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尽早识别心脏破裂高危患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和不合并心脏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 X线相衬成像能够在无对比剂和降低曝光量的情况下观察生物组织尤其是软组织的内部结构.该实验利用同步辐射相干X线,根据同轴轮廓成像原理,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观察新西兰大白兔和人的离体肝组织标本内部的血管结构.方法所有样品经10%甲醛溶液固定,并切成6 mm厚,10 mm×10 mm大小备用.成像胶片为富士工业胶片(Fuji-IX80).实验是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4W1A光束上进行的,实验装置类似于全息成像,最大光斑为20 mm×10 mm,光子能量为8 keV.改变样品和胶片的距离,以获得最佳的成像质量.结果兔肝标本的血管树得到清晰显示,人肝硬化标本的扭曲的异常血管也得到清晰显示.显示的最小的血管直径小于20 μm.结论在第一代同步辐射上,在无对比剂的情况下,肝脏样本内部的血管结构可以通过X线同轴轮廓成像的方法得到显示.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采用静息态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技术结合精神运动警觉性实验(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探讨高温诱发人脑脑力疲劳的神经活动变化及意义.方法 20名被试按随机交叉顺序先进行生理参数(心率、呼吸率、血压、直肠温度)测量,再进行PVT测试,之后在高温(50℃)与常温(25℃)下暴露1h,并采集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数据,扫描结束后继续监测生理数据,待恢复到正常时再次进行PVT测试.fMRI数据采用fALFF分析,分别对其进行配对t检验.并对fALFF有显著变化的区域与PVT测试反应时做相关分析.结果 行为学结果显示高温组实验后的PVT测试反应时较常温组显著延长.fALFF分析显示双侧丘脑、右尾状核、左壳核、左侧岛叶、左侧海马回等脑区fALFF值显著增高而双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右侧扣带回显著降低,其中右侧额中回、右侧扣带回与热暴露后的组间PVT反应时差值显著相关.结论 高温后PVT测试反应时的增加,反映了高温诱发人脑脑力疲劳现象的存在,而静息态成像模式变化,进一步揭示了高温下人脑脑力疲劳神经学基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生理性进食之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42名健康被试按照人口统计学特征平衡分为三组。为了增加胃肠活动的差异,三组分别服用多潘立酮、奥替溴铵、安慰剂。所有被试均给予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h及午餐前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fMRI)检查。数据分析采用扣带回后部-楔前叶作为种子点,计算全脑功能连接,并采用重复测量ANOVA分析在时间与药物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并提取其功能连接Z值,进行事后检验。结果时间主效应:右侧眶额回/壳核/丘脑、右侧缘上回和右侧岛盖的功能连接在时间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主效应:右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双侧眶额回、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在药物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息态fMRI健康被试生理性进食前后,奖赏系统、右侧丘脑和躯体感觉区的功能连接会发生变化,并且呈现右侧偏侧化优势;胃动力药物对上述脑区的变化无影响。为常规fMRI实验中被试进食状态对实验结果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6.
所谓机遇性肺真菌感染 ,是指人体患某种疾病 ,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术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 /和大量广谱抗生素 ,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致真菌肺感染发病。笔者曾遇 1 1例 ,其中器官移植术后 1 0例 ,多发性骨髓瘤病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历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2例。年龄 2 4~ 59岁。并发真菌感染时间 :1 0例器官移植术后 ,最短术后 4 5d ,最长时间术后 3年。 1例多发骨髓瘤行“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1 1例均有发热 ,体温 3 7.5~4 0℃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胸闷 ,咳嗽 ,咯痰 ,多为白色粘痰 ,8例闻及干湿性罗音 …  相似文献   
37.
TI值对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转恢复序列肺灌注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优化血流敏感性交替反转恢复序列(FAIR)成像参数TI值,以获得最佳的肺实质MRI灌注图像。方法应用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12例健康志愿者用FAIR序列分别进行TI值800ms、1000ms、1200ms、1400ms、1600ms的扫描。评价不同TI值时,反转脉冲标记前后肺实质信号强度变化率、主动脉信号强度变化率和肺灌注(pulmonary blood flow,PBF)的信噪比(SNR)。结果①肺实质信号强度变化率:TI=800ms、1600ms时,P>0.05,其余两两之间P<0.05,且当TI=1000ms时,信号强度变化率最大。②主动脉信号强度变化率:TI=1400ms、1600ms时两两之间P>0.05,其余两两之间P<0.05,且当TI=1000ms时,信号强度变化率最大。③PBF的SNR:TI=1000ms、1200ms、1400ms与1600ms时两两之间P>0.05,其余两两之间P<0.05。结论当TI=1000ms时,肺实质和主动脉的信号强度变化率最大,信噪比较好,可以获得较好的灌注图像。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颅内T1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NT101.0T磁共振扫描仪,对32例患者颅内T1WI高信号病变进行MR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处理,然后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单纯出血13例,动态增强减影后MRI表现为,原有高信号消失,或仅为周边线状高信号;脑血管畸形AVM7例,MRI表现为散在血管畸形之间的斑片状高信号;胶质瘤伴出血8例,MRI表现为肿瘤实质部分增强的高信号更为明显。垂体瘤伴出血4例,MRI表现为肿瘤实质部分增强的高信号显示清楚。结论MR动态增强减影技术为颅内T1WI高信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Rapamycin药物涂层支架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Rapamycin涂层支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例冠心病患者行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术为药物支架组,12例行普通支架植入的患者为普通支架组,分别记录两组一般情况、术中支架植入情况以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药物支架组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及高LP(a)者明显多于普通支架组。药物支架组在左前降支植入者20例,占80%,普通支架组左前降支植入者5例,占41.67%;药物支架植入的血管直径较普通支架为小(P<0.05,P<0.01),而最大扩张压力和扩张时间在药物支架组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组。结论:Rapamycin涂层支架植入是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术,在防治PTCA支架术后再狭窄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评价进食前后脑默认网络(DMN)的变化。方法 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均进食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 h及午餐前4个时间段接受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DMN。将提取的4个时间段DMN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获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再将其作为蒙片,提取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Z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不同时间段时,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体素数目>85个)。与空腹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 h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较小(P均<0.05);与午餐前比较,早餐后及餐后2 h功能连接Z值亦较小(P<0.05);余时间段两两比较,前扣带回与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Z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进食前后前扣带回和内侧前额叶眶回的功能连接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