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吴淼金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59-3660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婴幼儿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环境护理、舒适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细节护理。观察2组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服务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负载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自体肿瘤细胞瘤苗(NDV ATV)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s)诱导的抗胃癌效应。方法新城鸡瘟病毒感染MNK45细胞并灭活,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IL4和TNFα体外诱导扩增DCs并负载NDV修饰后的胃癌抗原,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用CytoTox96TM检测其对MNK45细胞体外杀伤效应,并以冻融胃癌细胞抗原为对照。结果负载新城鸡瘟病毒胃癌抗原DCs诱导的特异性CTL对MNK45细胞的杀伤率达(90.15±9.82)%,显著高于冻融抗原的杀伤率〔(60.57±5.74)%〕,P<0.0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3及SGC7901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52.23±6.45)%,(61.75±8.84)%〕,而对LOVO及HepG2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9.11±3.42)%,(8.30±3.12)%〕,P<0.05。结论新城鸡瘟病毒修饰的胃癌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可诱导产生高效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提示NDV ATV联合DCs可作为胃癌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左单冠状动脉畸形更是非常罕见,发生率为0.025%,可分为L-1型及L-2型,L-1型系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L-2型系右冠脉开口异常。本文报告2例左单冠状动脉畸形病例系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均分别对其左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行PCI术,报告如下:1例1男,70岁,住院号0224987,因突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外院溶栓治疗后3 d转来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入院后第5天于2010年9月4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LAD近段30%狭窄,中段90%狭窄,D1口部  相似文献   
14.
吴淼  刘洋  潘志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07-1508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兼备内镜、腹腔镜和显微手术优点,经内镜即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的微创外科技术。直径〉1.5cm和无蒂广基型的直肠绒毛状腺瘤最适合应用TEM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杨健  刘世呈  吴淼 《四川医学》2011,32(5):702-703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留置尿管的时间.方法 纳入符合入选标准80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行术前麻醉后置放尿管,术后麻醉复苏前拔除尿管.术后观察尿潴留及膀胱刺激症状.结果 80例术后患者75例均能自行排尿,仅5例再次置放尿管.x2=3.3,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发生膀胱刺激症状5例,与术前比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采用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8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太极推拿特色摇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征融合方法在肝包虫病CT图像分类识别中的应用,旨在提高肝包虫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正常肝脏和单囊型肝包虫病CT图像各150张,对每幅图像采取空域与频域滤波算法、数学形态学算法和点处理,分别得到10幅特征子图像并对它们进行特征融合。对融合后的图像提取灰度和纹理特征,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关键特征。结果对提取的10维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到正常肝脏和单囊型肝包虫CT融合图像之间完全没有交集的4个灰度和1个纹理特征取值范围,以此来区分肝包虫病与正常肝脏CT图像。结论从原始图像中提取特征子图像并进行融合,再对融合后图像提取特征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区分识别正常肝脏和单囊型肝包虫病CT图像,为肝包虫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体质指数(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根据有无斑块将病人分为斑块组(133例)和无斑块组(68例)。分析病人临床资料、BMI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及年龄、BMI、同型半胱氨酸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28.3%,BMI≥24.0 kg/m2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为49.4%。BMI≥24 kg/m2组较BMI<24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28.0 kg/m2组较BMI<28.0 kg/m2组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P<0.05);BMI、吸烟、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随着BMI升高,缺血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背景:总结修复肌腱断裂过程中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强调肌腱断裂的损伤类型,及修复肌腱断裂预防粘连所使用的防粘连膜的研究进展。 方法:以“肌腱断裂、肌腱粘连、防粘连膜”为中文关键词,以“tendon adhesion,absorbability antiseize continually membrane,Anti-adhesion membrane”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1993-01/2010-03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修复肌腱断裂、预防肌腱粘连、生物膜等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8篇文献为主重点对修复运动性肌腱断裂防粘连膜的种类及其性能进行了讨论。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9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药物薄膜、可吸收性防粘连膜、自体异体防粘连膜以及非生物防粘连膜对肌腱损伤导致的肌腱粘连的预防机制、作用原理进行分析。防粘连膜防治肌腱粘连一直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防粘连膜能促进内源性愈合,避免外源性愈合。防粘连膜种类繁多,其材料的成份、性质各有特点性能不同,防肌腱粘连的效果不同。 结论:防粘连膜通过薄膜的屏障作用防止或减轻粘连,药物薄膜通过药理作用影响肌腱愈合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机制(主要加速内源性愈合),达到减轻粘连的目的。可吸收防粘连膜可被机体吸收并排除体外,无毒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肌腱粘连;防粘连膜;运动损伤;肌腱断裂;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 34.0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春期延迟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同时进行绒毛膜促性腺素(HCG)兴奋试验。并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和B超检查睾丸、附睾、精索、前列腺、精囊腺。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型诊断和病因学诊断,治疗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结果:本组病例共56例,其中高促性腺激素型6例(占10.71%),低促性腺激素型50例(占89.29%)。通过激素的补充治疗,第二性征和阴茎均能得到改善,但睾丸生长缓慢,低促性腺激素型部分患者能恢复生殖功能,本组病例中3例精子密度正常,其中1例妻子已怀孕。结论:青春期延迟通过分型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内分泌补充治疗,第二性征和阴茎发育正常,低促性腺激素型患者尚能恢复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