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介绍入侵检测技术的原理、发展和目前存在的缺陷。介绍入侵检测技术和其它安全技术的联合应用为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2.
冷静  唐海滨  孙连达  韦旻  李颖  刘鲲 《贵州医药》2007,31(7):632-632
近年来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9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RHR、血糖、血脂及左室壁厚度的检测,并与8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探讨RHR与高血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分组1.1.1高血压组(EH)92例高血压患者均为2004年8月至2007年1月我院老干科或老干门诊的患者,男83例、女9例,平均年龄74.5岁。高血压诊断标准[1]: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即为高血压,经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1.1.2正常对照组(NT)88例正常对照组均系本院…  相似文献   
33.
随着交通和工伤事故的增加,股骨髁上严重粉碎骨折明显增多,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因该部位解剖特点,疗效常不满意[1].自2003年5月至2007年3月本院采用髌下小切口闭合复位或大腿外侧小切口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36例,随访8个月~24个月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为了进一步贯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规范社会公共卫生秩序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于 2 0 0 0年 6月对湖北省内公共场所进行了卫生执法抽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1 抽查范围 湖北省 82个市、州、县 (市 )辖区内的中 (客房数 5 0~ 99间 )、小旅店 (客房数 <5 0间 ) ,理发美容店 ,洗浴场所 ,歌舞厅和游泳场 (馆 )。1.2 抽查方法1.2 .1 卫生管理  1有效证件及卫生状况 :各场所持有效卫生许可证情况 ;2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健康体检等持证情况 ;3整体卫生状况和自身卫生管理情况 ;4消…  相似文献   
35.
刘鲲  刘娜  刘苾川  吴秀青  丁艳 《光明中医》2016,(10):1503-1505
目的人参是我国特有的产品,其功效多样,药用价值非常好。对人参的免疫和保护作用进行论述,深入探讨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收集国内外近5年内对人参对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结果人参能够改善记忆、抗应激、抗疲劳、抗抑郁、抗衰老、抗休克、提高机体免疫作用,保护脑组织、肾组织和肺组织。结论人参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人参皂苷是人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深入研究必将推动中药走向世界市场,并将展现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脊髓全横断SD大鼠模型骨髓CD34 细胞移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7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①采用Percoll细胞分离液离心 贴壁分离法对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粗筛后,收集骨髓悬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密切观察细胞生长情况。②收集培养至第3周的悬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③选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1d,1,2,4和8周各3只)。将经CD34单克隆抗体鉴定后的CD34 细胞移植入脊髓全横断大鼠模型脊髓横断处尾侧。④术后密切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分别在术后1d,2,4和8周行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⑤同时行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细胞的分布情况,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4 细胞的存活。结果:对照组大鼠第22天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29只。①免疫荧光镜下见,培养至两三周的骨髓悬浮细胞中,圆形绿色荧光细胞可达90%以上。②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培养至两三周后的骨髓悬浮细胞多数呈CD34阳性,阳性率达(74.6±1.7)%。③两组大鼠BBB评分结果显示,移植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移植后2,4和8周时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均可见绿色荧光细胞,且多分布于灰质中,散在或聚集成片;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移植组脊髓横断处头尾两侧切片中均有CD34 细胞散在。结论:移植骨髓CD34 细胞可在脊髓全横断大鼠脊髓中存活并迁移,其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其中脑卒中报告发病率237.99/10万,标化发病率244.12/10万,发病以脑梗死为主,冠心病报告发病率80.09/10万,标化发病率82.27/10万,发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亡率132.43/10万,标化死亡率136.21/10万,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0.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4/10万,死亡以脑出血为主,冠心病报告死亡率52.29/10万,标化死亡率53.78/10万,死亡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χ2发病=64 537.26,P=0.000;χ2死亡=32 646.53,P=0.000),且男性均高于女性(χ2发病=194.66,P=0.000;χ2死亡=178.54,P=0.000),发病与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38.03%。 结论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复发率和报告死亡率呈“三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发病与死亡以脑卒中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的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38.
超声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探讨超声体外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频率为1.8MHz的超声波辐照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和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辐照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UNEL)和p53、bcl-2、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电压为10mV超声辐照细胞10min后12h和24h,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凋亡小体形成等典型形态学改变,K562细胞凋亡率及p53、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结论超声可以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53、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增高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探讨1例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不能分类(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与JAK2基因突变发生的关系。利用骨髓组织学活检、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ARMS-PCR等方法,观察该MDS/MPD-U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JAK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患者骨髓有典型的小巨核细胞、血小板增多、8号染色体三体异常、JAK2 V617F基因突变。结论:该患者符合MDS/MPD-U的诊断,伴有+8,JAK2 V617F基因突变,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核型异常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两种分子事件之间的相关性及对MDS/MPD-U预后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B-flow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产前胎儿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可疑或明确心脏畸形的132例胎儿进行B-flow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观察有无左上腔静脉,并将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32例胎儿中120例在B-flow显像模式下STIC数据采集成功,采集成功率为90.9%(120/132);120例STIC数据采集成功的胎儿中,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15例(15/20)。B-flow-STIC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20例。其中5例伴无名静脉缺如,4例合并心脏严重复杂畸形(2例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1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1例合并右位主动脉弓,5例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为单纯性永存左上腔静脉。B-flow-STIC修正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5例;其中2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房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均经B-flow-STIC修正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漏诊,B-flow-STIC诊断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至左心房。结论 STIC联合B-flow可清晰显示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永存左上腔静脉产前超声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