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52.
53.
阳明经系病证虽以里证为临床常见,但刘英锋教授认为:阳明病不仅仅只有里证,也可有表证;凡有病因外受的病种始发阶段和慢性炎症缠绵过程中,兼夹表证者机率甚高,若懂得治从表解,如发汗解表、通经解表、宣窍解表等,则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以项目为依托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究,以改进研究方法为目标的平台建设和优化整合,推进名老中医传承体系的系统化构建等3个发展阶段的具体阐述,系统总结了本所创建10年来围绕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介绍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在研究方法上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5.
《伤寒论》方指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的提到的方剂。儿科病证虽以时方治疗较多,但在临床报道中,《伤寒论》之经典方剂在儿科病证的应用亦不少。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近年来《伤寒论》方在儿科肺系疾病的临床运用情况,总结其临床运用规律,使《伤寒论》方更灵活、更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  相似文献   
56.
目的:挖掘姚荷生老中医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方法:使用SAS 9.1.3软件,应用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姚老咳嗽医案的药物频次、药物之间以及药症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姚荷生使用频数最高的药物是杏仁;桑菊饮、杏苏散为姚老治疗咳嗽最常用的方剂,且常用清湿热的方药治疗咳嗽;痰白、痰稀、痰泡沫喜用二陈汤等。结论:数据挖掘技术的合理使用,可以发现医案中隐藏的规律,挖掘的结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临潼疗养地1974~2008年气候变化及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利用气候疗养因子、开展气候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疗养院微小气象站,进行气象观测。收集近35年临潼疗养地气候变化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临潼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2004~2008年气候有明显变化,气温升高明显,年平均气温14.4℃,较以往升高0.9℃;降水明显减少;大气压变化不明显;风速有所减小;扬尘天气减少;不良气候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结论临潼气候四季分明,变化规律稳定。但近年来气温升高明显,降水减少,不良气候发生有增多的趋势,故应加强环境保护,抑制温室效应,种草种树,改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58.
风寒犯肺之"肺"实指"肺系之苗窍",有别于肺脏,肺系表证不等于肺脏之病。手太阴肺系有肺脏与肺表之分,肺表即为肺卫,是由肺所系之皮毛、鼻窍、白轮、喉咙以及手太阴肺经经络共同构成,是手太阴肺系中相对于肺脏而存在的一部分。这为丰富肺系表证提供了病位依据,为丰富六经辨证起到了有益的补充,这也是脏腑辨证所不能体现的。《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中仅有足太阳脾经的记载,却没有关于手太阴肺系的描述,与手太阴肺系自身的生理及病理特点有关。肺系主皮毛,司呼吸,关乎卫气,而太阳经系为一身之藩篱,主人之大表,为卫气运行的通道,太阳经气的舒展离不开肺气的宣发,肺气的宣发输布有需要经过膀胱经系之通道,两者生理及病理表现上存在相互依存、不可割舍的关系。《伤寒论》中有手太阴病,但因多在太阳病篇中列出,又多涉及表证,其发病通常与足太阳膀胱病变相兼,因而常作为太阳病兼证或太阳病变证看待,至于其病证之所以在太阳病篇论及,且多与太阳病证相兼,主要原因当归因于肺与膀胱共主人身之大表——皮毛,寒邪侵袭,往往一并受邪,难以割舍,《伤寒论》中将其同归于太阳病篇,有其中之道理。  相似文献   
59.
以古今名医及其师徒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整理、音像纪实、问卷调查、量表分析以及网络平台等综合信息手段,从他们的成才经验与传授过程中,探讨传统中医学术的传承规律与传承方式,并比较古今社会环境与需求,提出现代中医传承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0.
临床用经方治杂病,关键在辨证,只要辨证准确,就可望满意疗效。以下就几个病例,谈点个人体会。1失音聂某,女,38岁。咽喉疼痛,干燥,声音嘶哑甚或声音难出,病程已半月之久。曾就诊于中。西医,均无显效。就诊时声音不出,以笔代言,诉咽痛干燥,饮水不多,寝食难安,检视咽喉,见咽跨弓及扁桃体充血,舌质偏红,寸脉浮数,考虑”风热上攻,气血闭阻于咽喉、用《温病条辨})银翘马勃散,药后症有好转,再服则功效不显。后追问患者时咳少痰,痰郁结成小块,量不多色淡黄,自感咽中有物,以咳为快,胸院略问,饮食稍差,两便无异,经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