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内毒素所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PTX组、内毒素(LPS)组、PTX LPS组。实验0、1、2、4、8及12h测定肺湿重/干重比值(W/D)、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PTX LPS组与LPS组比较,PTX干预后可明显减轻小鼠ALI程度、降低肺组织匀浆中TNFα、IL8的含量、抑制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论PTX可能通过部分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和IL8的产生,从而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3.
阿霉素热化疗诱导A549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霉素 (adrimycin ,ADM)热化疗诱导人肺腺癌A5 49细胞凋亡及对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影响。 方法 :不同浓度的阿霉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 49细胞 ,4 2 .5℃作用 30min后 ,37℃继续培养 ,在不同时间内检测。用电镜、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阿霉素热化疗明显增强对A5 49细胞的抑制作用 ,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显著高于化疗组 (P <0 .0 1) ;阿霉素浓度为 1.0 ,2 .0mg·L-1时 ,热化组与化疗组比较 ,凋亡率增高 ,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P <0 .0 1)。结论 :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可能是ADM热化疗诱导A5 49细胞凋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胸部CT提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规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检查的68例患者,共穿刺121枚淋巴结,分别对目标淋巴结行支气管镜下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的各个参数。以EBUS-TBNA穿刺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各个参数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对肿大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结果: 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的最佳诊断界值为0.6,诊断的准确率为87.10%,敏感度为89.20%,特异性为79.33%,阳性预测值为89.23%,阴性预测值为72.3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下各参数和弹性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门和纵隔肿大淋巴结中影响其良恶性的主要因素为超声下病变短径、边界、回声均匀、血供及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蓝色面积的比例对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以及精准引导EBUS-TBNA操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5.
正一、BHD综合征和FLCN基因信号传导Birt-Hogg-Dube'(BH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1975年和1977年首次被发现~([1-2])。1977年,Birt等人研究发现,家族患有遗传性常染色体显性模式中的纤维性滤泡性皮肤肿瘤。后来被命名为Birt-Hogg-Dubé综合征~([1])。BirtHogg-Dublos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为多发皮肤纤维  相似文献   
76.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并以普通性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间质性肺疾病.新的指南中IPF定义为病因不明的疾病,但2011指南指出了IPF可能的高危因素,比如吸烟、环境及遗传因素等.IPF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后,大多死于呼吸衰竭,中位生存期只有2~5年.目前并没有药物能够明确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强调临床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凝血及血常规、6分钟步行试验、高分辨率CT对IPF的诊断意义,并通过检查了解疾病发展情况,从而对疾病做出综合评估,掌握常见的IPF并发症,做出合适的临床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77.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临床少见,病程长短不一,症状多与肿瘤继发感染及气道阻塞有关,无明显特异性,早期难以和肺炎、气管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相鉴别,发病年龄多在20~55岁之间,在儿童中较为罕见,临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易被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8.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与肺部长期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而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持续的破坏性炎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关于COPD的发病机制包括氧化损伤、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免疫失衡及感染等假说[1]。其中吸烟作为COPD发生发展最主要危险因素,即  相似文献   
79.
胡爱学  陈琦  万毅新 《临床荟萃》2006,21(8):568-56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慢性气流阻塞并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其患病人数多(3%),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防治尤为重要.近年来,有关治疗COPD稳定期的药物很多,但均不能阻止或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为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评价其能否达到阻止或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对92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甲壳质酶蛋白( YKL-40)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2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病情未控制组22 例和基本控制组20 例, 18 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检测其血清中的YKL-40、血清总IgE 水平, 并记录血嗜酸粒细胞计数、FEV1% pred 及 ACT评分结果。结果 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均较基本控制组和对照组升高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基本控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性, 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 升高与血清总IgE 的表达无相关性, 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与FEV1% pred、ACT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YKL-40 水平在未控制组哮喘患者血清中升高明显, 且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呈正相关, 与肺功能呈负相关, 可作为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