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5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570篇
文化教育   1701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764篇
  2013年   974篇
  2012年   1247篇
  2011年   1372篇
  2010年   1362篇
  2009年   1315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410篇
  2006年   1269篇
  2005年   1085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532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2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迂婕  李京梅 《资源科学》2021,43(9):1918-1931
引入湿地修复第三方、运用市场交易手段实现湿地修复和等效补偿是湿地生态管理模式的创新。湿地信用是湿地修复等价交换的媒介物,科学评估湿地信用并完成湿地功能的等效交易,是实施生态修复、保障湿地规模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下降的技术依据。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湿地修复补偿中基于面积规模和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两类湿地信用评估模型与参数,阐释湿地市场化等效补偿交易规则与交易价格制定。研究发现:①两类湿地信用评估方法同时兼顾了生态服务的功能性和市场交易的灵活性,是湿地信用评估的有效手段;②湿地信用交易价格受建设成本、交易时效等影响,是在湿地修复市场供需关系中形成的均衡价格;③设定市场交易规则,制定规范的修复方式,是实现交易生态等效的重要保障。中国应逐步培育湿地修复第三方产业、探索湿地修复市场化补偿模式、开展湿地修复绩效评估,探索和完善如何保障与生态系统服务对等的湿地等效评估技术,为中国开展生态修复市场化改革及湿地修复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2.
朱永甜  余劲 《资源科学》2021,43(10):2013-2025
在2020年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未来扶贫工作重心的现实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其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采用2017年陕南3市1680份农户调研数据,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和Field分解法,探究了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表明:①基于反事实假设,未搬迁农户如果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其家庭总收入将增长2.56%。即易地扶贫搬迁有效提高了农户家庭总收入,且收入增长呈现明显的非农驱动特征。②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1.56%,其中低收入群体生计策略非农转型程度更高、收入增长幅度更大。③相比于扩大农业收入差距,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对缩小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是降低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主要作用路径。未来需结合新时代背景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盘活迁出地的土地资源和稳就业作为搬迁后续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993.
陈亚林  刘姣姣  王先甲  于荣 《资源科学》2021,43(11):2251-2263
在行政规制与水权交易共存的制度框架下,分析高耗水、异质涉煤生产企业的策略行为,是提高区域水资源规制效率的基础。采用复制动态方程描述存在内生差异的涉煤生产企业行为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理论分析表明:两类异质涉煤生产企业群体的行为演化存在3个局部渐近稳定点且存在如下特征:惩罚程度由弱至强,涉煤生产企业群体的行为选择由“不友好”过渡为“友好”;当惩罚程度介于两类涉煤生产企业的额外收益时,其策略行为出现分化。结合不同惩罚程度情景的计算实验和仿真分析可知:“最小”期望效用差的变化驱动两类企业群体行为分化;弱势涉煤生产企业是“不友好”行为的跟随者和“友好”行为的领先者;群体“不友好”的初始状态不直接作用于企业行为选择,但是当两类企业群体的初始“不友好”概率均大于0.5时,水权交易将影响强势涉煤生产企业的行为收敛速率。研究结果表明行政惩罚能有效引导涉煤生产企业的“水友好”行为。因此,为了确保合理的市场集中度,应针对规制对象内生差异设计不同规制惩罚程度;并根据涉煤生产企业群体的初始“不友好”状况,引入水权交易可以有效增强惩罚规制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994.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及其管理日趋智能化.但是,数字技术却并未让每个个体同等受益,因而在数字领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数字鸿沟".这不仅让不平等进入到数字领域,也加剧了社会领域的不平等,增加了社会分裂的风险.于是,人们试图通过给个体赋能去弥合"数字鸿沟",但这一进路将个体仅仅视作抽象的"数据或技术使用者",遭遇了"普遍主义政治"的困境.鉴于此,基于身份认同的差异进路主张让每个个体如其所是地进入到数字领域,在算法设计、数据收集、采样测试等环节都承认诸身份认同的价值.只有当诸身份认同在数字领域得到尊重、其价值得以承认时,赋能的背景框架方能夯实,赋能进路才能落到实处,真正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福利共享.  相似文献   
995.
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有效监测数据不足、科学决策信息缺失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SDG 14)的顺利实施。地球大数据具备宏观、动态、客观监测能力,可在支撑SDG 14实现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支持下,基于地球大数据相关技术和方法,我国已有效开展了海洋缺失数据集生产、目标本地化模型构建等具体实践。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地球大数据共享,加强科技创新对SDG 14实现的驱动,深度参与联合国海洋治理计划等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走进大学课程是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的必然需求。该文探索了"普通生物学"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实施过程,将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科学精神与职业发展融入专业课知识。  相似文献   
997.
于源 《科教文汇》2021,(13):187-188
该文通过体认语言学理论,从认知层面对中国英语词汇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旨在突破学界之前对中国英语这一英语变体浅层次的描述,更深一步地探索中国英语词汇的形成机制,更好地传播中国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998.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的一大创举,是通识教育背景下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尝试。一方面,它顺应了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因材施教地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推进了高校教学的深化变革,有利于促进高校创新和健康发展。该文基于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基本内涵,结合通识教育的研究背景,试图深入剖析与探究大类招生这一新型模式对于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并针对其教学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意见。  相似文献   
999.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菊花氨基酸的影响。以色氨酸为对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氨基酸在1 mg/L~5mg/L与吸光值呈良好线性关系,A=0.28747C-0.20432(R2=0.9995)。酸水浴、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3种提取方法中酸水浴提取菊花测得的氨基酸含量最高。本项试验为菊花中氨基酸的提取与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课程评价突出表现为以选拔与淘汰为价值取向的考试评价,作为分数的符号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分数符号具有诸多的交换价值。课程评价能以符号代替真实,其根源在于课程评价的表征要求,而质性评价主观性强,在国家层面上是无法操作的,所以课程评价最终以分数符号居于主导地位。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反映了分数符号与社会的交换,分数符号代表课程的社会功能实现程度。分数符号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是有价值的,它凝结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累积,对学生来说,分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间累积的等价交换。分数符号与教学也有交换,评价与教学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忽视评价的教学就是在否定课程目标,当教学没有目标时,教学也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