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3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是军校的业余报道员。我的第一篇稿件《撕票留下的遗憾》发出后仅一个星期,就被《沈阳日报》“群言堂”专栏刊登了,并且受到了读者和语文教员的好评。事情是这样的,1992年9月份,我们中队去执行第二届沈阳国际秧歌节开幕式验票的任务。我在撕票时,一位老同志对我说:“秧歌节入场券好几十元一张,不仅为了看演出,如果能将每一届的入场券保存下来,还有纪念意义。”看着脚下全是碎票,我想,观众在看到精采节目的同时,心中肯定已经留下了遗憾。回中队后谈到此事,大家也为此遗憾。建议写个稿提供一点验票的办法此明年再办秧歌节时给…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个体崛起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社会学考察。休闲体育由于其社会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这一视角对休闲体育发展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从个体“有闲”“有钱”“有心情”3个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时间保证、经济保障与内在驱动进行分析,并对个体的崛起与中国休闲体育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互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个体的崛起使国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成为可能,国民休闲体育发展促进个体化进程的加速,时尚与市场是个体化时代国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个体的崛起”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的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在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有效契合的基础之上尽快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迅速推进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呼吁要警惕全球化对于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消弭。这种担忧不无道理。的确,环顾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形式文化的冲突与纷争,而这些文化冲突的起因,大多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2日,2009山焦杯洪洞通背拳全国选拔赛在山西省临汾市举行。本次比赛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大学生体协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洪洞县人民政府承办,洪洞县委宣传部、洪洞县文化体育局、山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的视角对足球运动中个体主义和社会性自我的冲突与融合进行分析,试图通过社会学理论的支撑对足球运动进行微观层面的思考和阐述,剖析其发展形态。研究认为,个体与群体在足球运动中有着不同的社会展示,球星与团队在足球运动中有着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作用和意义;社会性自我是个体的社会延续,突破个体主义和团队意识是当代足球运动的社会性趋势,足球运动员社会性自我的表现与社会行动规范的契合是足球运动提升社会表现力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中华民族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的核心,不是一个空间位置的中心点或者中心区域的概念,而是一个以思想理念为中心的多维立体结构,思想理念是整个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的多元构造一方面体现在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构成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不同思想体系的多元同构.但在中国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陈旭麓对此曾指出:“凌驾于社会存在之上的,是相应的意识形态构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孔学定于一尊的格局,是历史地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它不仅记录着辉煌、耻辱、智慧、进步、发展;也为子孙后代提供着经验、教训;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精神财富.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产生的新事情、新思想,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人们用新思维、新角度,认识自己周围的一切,对于历史也是如此.利用高科技手段重新验证历史,从各个角度重新诠释历史.如何能让历史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中搞好历史的素质教育,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的历史天空,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年轻,朴实,阳光。这就是陈晓红。坐在陈晓红刚刚送毕业的六(1)班教室里,往西看,满目苍翠,往东看,苍翠满目。难怪张家界人把这里称之为天门山的后花园。“我最喜欢的歌是《把根留住》哦。”听陈晓红讲她自己的故事,讲她与学生的故事,讲她与家长的故事,一幅美丽的画面升腾起来:就像大山深处的“一米阳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兴起,"小写历史"蔚然而成风尚,对于历史的表述也从以往的着重于大历史观的表述而转向于对特定问题的表述,从专注于精英人物的活动的历史研究转向研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于是社会史、公众史和新文化史应运而生,并渐次成为史学的主流,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其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同步并互动,由此,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其文化本体中处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的踪迹。作为身体文化,中华民族体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在文化本质上显然是趋同的,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却十分明显,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追求。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西方体育文化所内涵的道德化诉求,只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鸿沟导致了二者之间道德诉求差异性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