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文化教育   2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为了研究有关散居儿童的教养问题,我们招收了一批孩子随班活动。“娃娃家”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在两个“娃娃家”里,孩子们互不认识,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交往。由于操便相应减少了。这样的安排带来了一些问题:孩子们为了一只碗、一把勺子而争抢,他们互不相让,都想喂娃娃吃饭,可又都不愿意跑到另一个“娃娃家”去玩,“娃娃家”里因而常常传出哭闹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及时作了调整,把两个“娃娃家”合并成一个大“娃娃家”。这下,“家”变宽敞了,操作材料丰富了,孩子们在这个新的“娃娃家”里玩得更尽兴了,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游戏情节…  相似文献   
42.
青年教师职业压力是近年国内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焦点。笔者在2008年4月,对吉化一中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有较大压力”的教师占88.35%(包括极大压力41.75%和较大压力46.60%)。这说明,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过度,会导致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青年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压力来源,找出最佳减压策略。  相似文献   
43.
以占海特"异地高考"事件为经验材料,讨论社会化媒体如何通过"可见性"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内涵与意义: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现实,打破了将媒介视为提供信息、生产现实、达成共识的功能性机构的惯常理解;社会化媒体展现的可见性,使话语导向的"理性言说"和视觉导向的"自我表演"得以整合,从而充分展现出差异化的话语,并使得差异合法化,不但拓展了公共领域的内涵,也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传播、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传播由社会结构中的一种功能转化为构成社会的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44.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而是生活;让我们共同分享教育带给我们的那份幸福和快乐!”.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这句话,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感悟着,享受着。如今,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使得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课改的大潮中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相似文献   
45.
本文用Jeffrey Wurgler思想和面板数据模型计量了我国制造业28个产业销售收入、增加值和利润的资本配置效率,并对影响上述资本配置效率的产业结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产业资本配置对规模扩张(销售收入和增加值)行业增长潜力的反应比对自主创新、技术进步决定的行业增长潜力(利润)的反应更敏感,利润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过低.其根本原因是国内要素市场发育迟缓,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引进外资虽然能够改善增加值、销售收入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但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利润计算的资本配置效率,说明"市场换技术"的有限性.因此:第一,应健全内部要素市场,矫正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激励;第二,政府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交易方式改进来培育更具效率的微观市场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6.
虽说年方弱冠即亮相甲A已不是中国足坛的奇迹,但当年便能打上主力,而且一年后又闯进国家队大门,这就有些传奇味道了。中国足坛传奇不多,但上述这一切就是北京国安队13号队员徐云龙的发展轨迹。这是一个永远都有好戏在后面的人。 “踢足球其实就是一闪念,当时谁都没想太多,包括我父母和我本人。”  相似文献   
47.
一、关于媒介呈现暴力的一些基本观念 (一)暴力是新闻吗? 当然是,而且常常是大新闻,有十分不错的销量。有一句新闻行话叫做“sex sells”(性是好卖的),在这一方面,堪能与“性”并称的恐怕就是暴力了。 所以在美国这恐怕不能算做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只要看媒介上充斥的大量暴力新闻就能明了暴力对于媒介及其受众的意义。但在中国,这却是一个传媒和整个社会仍然时时要面对的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在很长的时间内,暴力事件(尤其是本国的)几乎在传媒的新闻报道中销声匿迹,即使现在,传媒对暴力现象的报道也是非常有节制的。  相似文献   
48.
新闻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有句名言:“可以真实,不能客观”。他将这一信条付诸新闻实践。他的新闻报道或纪实专题常以“系列”和“组照”的形式出现,把主题图片、旁证、背景以至反衬图片罗列在一起,将“主观与客观”融为一体,力图使受众在了解新闻事件的同时,触及事物的核心,认识把握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某种理性的东西——思想、规律或者观念。 近几年,在我国新闻界,围绕着新闻体裁的话题,开始讨论这样一种现象:一些知名记者以一批体裁“不伦不类”的新闻作品闻名。说不伦不类,是因为许多人感到难以用旧有的新闻体裁来界定。既非传统意义的通讯、  相似文献   
49.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其实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孙玮 《新闻大学》2003,(4):7-13
一 都市报对于4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无论名称或内涵都是新鲜的。1993年在中国大陆一个非常普通的城市贵州,出现了一份以“贵州都市报”冠名的报纸。1995年《华西都市报》的创办引发了都市报风潮。随后三五年间,中国大陆许多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一份甚至多份都市报,尽管它们的报名中并不都冠有“都市”二字。都市报的兴起成为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报业继日报、晚报后的第三次浪潮。都市报在中国大陆的繁荣,被人们视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新闻从业者出身,后又任政府负责新闻出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结合三联书店“走出去”的案例,探讨依托出版传统和优势,以中华文化的学术表达实现“走出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