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科学   1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前MicroStation在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由于MicroStation不是专门为测绘行业设计的平台,对于测测中的某些具体作业,还需要结合实际的需要加以改造,才能满足要求。本文主要针对地形图注记在MicroStation系统中的实现进行分析,并介绍具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2.
Introduction The intraplate stresses are affected by two types of forces: one is called the first-order stresses (Zoback, 1992) or the long-wave components of stress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plate motions such as ridge push, continental collision resistance, slab pull (suc-tion) and mantle drag force (Richardson, 1992; WEI, 2000). This type of stress field is character-ized by a uniform feature in very large horizontal scale with 50 times or more of the th…  相似文献   
83.
目前国际上与地学有关的国际会议相当多 ,内容涉及地质、环境、灾害、地球物理、勘探等各个方面。近几年中国地震局组团参加的国际会议主要有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学会、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 IUGG)、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 IASPEI)等举办的学术会议。本文着重介绍近期与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有关的一些主要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1 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西太平洋地球物理会议由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主办 ,旨在召集来自西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 ,促进该地区的地球科学研究 ,同时 ,亦欢迎世…  相似文献   
84.
如果知道一个大地震的震源参数,就可以计算出发震前的应力场。这个应力场可用来划分出震前呈现出比其他任意形状的地区拥有更大地震矩速率变化的区域,这使我们可把大震前的库仑应力相互作用和地震活动的加剧这两个先前并不相关的课题联系起来。作为实例,我们检验了1950年以来加利福尼亚所有M≥6.5的地震。尽管我们是用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活动性阐述了这个模型,但这种方法是通用的,适用于任何构造活动的地区。同时我们还指出,在已充分了解区域构造情况的地区,这种方法能够用来作为地震危险性评估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85.
ApplicationofGumbelmixtureextremetheoryandmaximumlikelihoodtoestimatetheseismicriskoftheChinesemainland陈虹,黄忠贤HongCHENandZhong...  相似文献   
86.
面波偏振与中国大陆岩石层横向不均匀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7个CDSN台站的长周期数字地震记录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在中国大陆内传播的基阶勒夫波的偏振方向,从而确定波到达台站时的入射方向对于大圆方向的偏离.5°-10°的偏角是常见的,最大偏角可达20°左右.尤其是40s以下的勒夫波,在大多数路径上都显著偏离.这些观测到的现象可以用勒夫波穿过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界线发生的折射作出定性解释.青藏块体的边界和天山褶皱带可引起20-60s(或更长)周期的勒夫波发生折射;华北与华南地块间及华北平原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速度差异一般影响20-40s之间的勒夫波;扬子地台与东南沿海褶皱的差异主要影响20s以下的波;20s以下的短周期勒夫波往往表现出复杂的多重路径现象.  相似文献   
87.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构造地质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促进学科发展,让构造地质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构造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构造地质学有关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成果的简要总结,内容包括: ① 构造地质学概念、理论和方法理解和应用中存在的部分问题;② 构造地质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③ 构造地质学未来发展方向;④ 走构造地质学健康发展之路。供有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8.
利用1980—2016年海表温度(SST)、海平面气压场(SLP)、南方涛动指数(SOI)、平均海洋尼诺指数(ONI)等资料对近37 a发生的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法以及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西太平洋暖池与ENSO循环过程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近37 a来,Nino3.4区的SST在厄尔尼诺(El Nio)现象发生时存在较大的正距平,采用Nino3.4区SSTA的大幅度突变作为指标,能够更好地反映El Nio事件的发生;El Nio事件合成分析可知其形成过程中,西太平洋有一逐渐增强东移的暖中心;西太暖池东边界变化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平均3~4 a经历一次循环,并出现变化周期延长的现象;海表温度的EOF能很好地预示ENSO的发生;通过小波分析可以看出暖池东边界对ENSO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89.
中,强震前应力场动态演变特征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英  陈虹 《地震》2000,20(2):27-36
使用由地震记录P波初至波符号求取的小震综合机制解资料,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4次中强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小震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结合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综合归纳了中、强地震前震源区 及附近应力场的动态演变特征,并尝试给出了小震综合机制解参数预报地震的判剧指标。  相似文献   
90.
中、强震前应力场动态演变特征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由地震记录 P波初至波符号求取的小震综合机制解资料 ,分析研究了华北地区 4次中强地震前震源区及其附近小震应力场的动态变化。结合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 ,综合归纳了中、强地震前震源区及附近应力场的动态演变特征 ,并尝试给出了小震综合机制解参数预报地震的判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