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科学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应用GIS圈定找矿可行地段和有利地段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以滇中大红山群铜矿床找矿预测为例,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查明地质异常,圈定“5P”地段的方法.在各类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基础上,找矿可行地段和有利地段的圈定按如下步骤进行:建立成矿预测空间模型;圈定找矿可行地段;确定用于预测找矿有利地段的异常组合及数值区间,并决定其权重;所选定的各异常叠合,形成叠合图;确定各级别找矿有利地段的归并标准,归并后圈出找矿有利地段.最后,具体地讨论了大红山群铜矿床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82.
池顺都 《地球科学》1998,23(2):125-128
以滇中大红山群铜矿床矿预测为例,探讨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查明地质异常,圈定“5P”地段的方法。在各类异常找矿有利度分析的基础上,找矿可行地段和有利地段的圈定按如下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83.
A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ichuan and eastern Tibetan region extends from Batang (Zhubalong) to Zizhong, Sichuan. It passes through the Songpan-Garzê Fold System and the Longmenshan Tectonic Zone, and ends in the Yangtze Craton. Based on the travel times of phases on the profile, incorporating information on the relevant amplitudes, we determined 2-D P-wav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along the profile, analyzed the princip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in the Western Sichuan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 discussed the deep feature of the major faults on the profile, the tectonic relation between the Yangtze Craton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deep structural environment where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d.  相似文献   
84.
青海贵德盆地发育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其中含较丰富的重要哺乳动物化石,对确定盆地及周边相似地层的年代、高原隆升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结合哺乳动物采用典型剖面精确古地磁测年为基础的时间框架,通过盆地沉积层序、沉积相和沉积演化以及其对构造和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表明:6.5~约1.8MaB.P.期间盆地沉积环境变化经历了8个阶段的演化,反映在此期间青藏高原北部经历了>5.4MaB.P.、3.6MaB.P.、2.6MaB.P.和1.8MaB.P.4次明显的构造挤压隆升运动,其中约1.8MaB.P.的构造运动可能使黄河向上游溯源侵蚀,同时切穿积石峡、李家峡和松巴峡而到达贵德盆地.研究时段内气候以干旱为主,但在6.2~4MaB.P.和2.1~1.85MaB.P.的两个时期气候明显湿润.  相似文献   
85.
由广东省科协、江西省科协和赣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京广铁路南段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1999年 11月 30日至 12月 3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召开。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政协副主席罗明、广东省原副省长匡吉以及两省科协、赣州市领导都出席了会议 ,并在会上致词祝贺。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为会议文集作序。京九铁路是继长江三峡工程的全国第二大基础建设工程 ,其建成通车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铁路“经疏纬密”的不合理布局 ,缓解我国南北交通的紧张状况 ,对维护港澳地区繁荣与稳定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加快沿线地区经…  相似文献   
86.
统计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地质体数学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它们不仅是矿体特征的定量表征,而且是矿体成因过程的写照.查明这些特征,有助于深化对矿体的认识,同时对勘探工程的布置和矿体预测也有助益.笔者参加了由云锡公司、308勘探队、武汉地质学院及云南省储委组织的勘探方法研究小组,对个旧锡矿矿体的若干数学特征作了初步研究.本文仅讨论其中的部分问题.文中所用的一些原始资料系全组同志收集的.  相似文献   
87.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 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 “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8.
利用分析Nudging方法,选取辽宁省2015年7月和10月作为夏季和秋季代表月份,开展不同分辨率嵌套网格上的分析同化试验,研究在不同分辨率的嵌套网格上使用分析Nudging对地面要素降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分析Nudging后,可以明显减小WRF模式模拟高空要素与大尺度背景场的差异,使模式在长时间的积分过程中能够与大尺度背景场保持很好的一致性,且在12 km和4 km分辨率上均采用分析Nudging相对于仅在36 km分辨率嵌套上采用分析Nudging效果更好。对于地面要素影响方面,不同分辨率嵌套网格采用分析Nudging相对于控制试验均可以提高地面2 m温度、相对湿度、10 m风速和降水的模拟准确度。总体来看,分析Nudging应用于12 km分辨率上的降尺度效果整体最优,当进一步在4 km分辨率嵌套上使用分析Nudging后,反而使得模式对温度、降水的模拟变差,说明在区域气候降尺度中,考虑大尺度背景场本身的分辨率,不宜在高分辨率嵌套网格上进一步采用分析Nudging。  相似文献   
89.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GPS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汽探测手段,能高时效、高时空分辨率、自动实时、全天候地获取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首先统计分析了雾霾的形成原因与变化规律,然后从GPS水汽、雾霾指数与空气相对湿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PS水汽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GPS水汽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雾霾天气的监测与预报,而且气象部门可依据GPS水汽含量开展人工增雨(雪)来减缓雾霾天气的持续影响,进而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利用历史图件、地形图及遥感数据监测塔里木河下游诸多湖泊水域面积并分析近一百多年的变化情况。根据湖泊水域及其变化,该区湖泊在100多年内变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时间段:1 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区水文条件较好,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泊总面积超过2000 km~2;20世纪60-70年代至20世纪末,随着水利设施的陆续兴建,湖泊水域缩小,甚至某些湖泊彻底干涸;21世纪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与下游生态输水工程的实施,该区水文条件有所好转,干涸多年的一些湖泊重新形成水域,2013年湖泊水域总面积达760 km~2。2根据湖盆成因及水域变化把该区湖泊分为:河道西侧的风成湖,河道网之间及东侧的河成湖及河道末端的构造湖等三类。3初步总结风成湖演变过程,发现该区风成湖与河成湖在形状、深度、水质、形成时间等方面有较大差异。4近代人为因素对湖泊水域变化的影响高于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