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地球科学   2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对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PLIF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2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鸡尾酒混合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腰腿痛、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沉涩或细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 (JOA)评分,术后地佐辛总用量、首次下地时间,凝血指标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第1天下降(P<0.01);治疗组面色淡白、倦怠乏力、舌象、脉象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第4、7、14天VAS评分,术后第14天JOA评分及D-二聚体、Fib、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术后地佐辛总用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鸡尾酒能减轻PLIF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预防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2.
基于粤东汕头近岸海域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通过对物探数据进行解译,查明了该区域内主要有活动断层、埋藏古河道、浅层气、不规则浅埋基岩等灾害地质类型,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了以断层、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埋基岩为评价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得出海域内的不同区块的风险性等级,共分低、较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研究区超过70%的区域灾害风险不高,高风险区分布在榕江外河口、海门湾南部,主要受埋藏古河道和断层影响。较高—高风险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的不良地质条件可能会给海上工程建设带来风险,选址时应尽量避开此类区域。评价结果与已查明的灾害分布特点吻合,对以后海上工程项目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3.
贵州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通过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的创新,近年来不断取得巨大的找矿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锰矿床类型。本文通过对贵州二叠纪锰矿与南华纪锰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成矿构造背景、同沉积断层(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矿石与地球化学特征、锰矿成矿系统特征等方面十分相似,在结构构造特征、沥青球特征、盖帽白云岩和冷泉碳酸盐岩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别。在此基础上,贵州二叠纪锰矿通过借鉴和运用贵州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已在遵义锰矿国家整装勘查区取得重大进展。说明"内生外成"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成矿理论和找矿预测方法,在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条件下,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4.
农村牧区中小学防雷工程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5月23日,一场大范围的雷暴天气袭击了重庆开县。下午4点30分左右,位于开县义和镇山坡上的兴业村小学突然遭遇雷击,正在教室里上课的两个班级有46名学生被雷电击伤,酿成7人当场身亡、39人不同程度受伤的惨剧。近年来类似的中小学校学生遭遇雷击的事故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5.
 以塔里木盆地北缘为研究靶区,利用区域重心概念及其模型,分析了过去45 a(1965-2009年)塔里木盆地北缘人口、GDP、第一产业、第二产和耕地重心演变过程,并借助相关性分析探讨了人口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耕地重心演变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在过去的45 a,塔里木盆地北缘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均呈现出由西向东方向迁移的趋势。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对人口分布起到了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而人口分布差异引起了耕地面积的变化。(2)人口与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经向迁移相关性较强,纬向上相关性不显著。(3)过去的45 a,GDP、第二产业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加剧,第一产业重心相对人口重心偏移距离变化较为复杂,但二者仍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耕地面积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日益变小。表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整体协调性较差。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6.
BIM协同设计 设计平台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特点和湖北水院的实际情况,该项目以欧特克BIM系列软件(Revit、Civil 3D、Inventor、Navisworks、Infraworks、3DS Max等)为主,辅以相关专业软件(ANSYS、Cesium、Three.js、Lumion)以及自主开发软件,在协同数...  相似文献   
47.
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致密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储集层成岩作用特征和储集层致密化成因机制及过程。研究区长8油层组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及构造破裂等成岩作用,整体处于中成岩A期晚期。典型成岩序列依次为机械压实、绿泥石黏土膜、早期(泥晶)方解石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长石、岩屑溶蚀、自生高岭石胶结、自生石英胶结、中期(含)铁方解石胶结。综合研究认为:(1)近物源伴随湖平面快速上升的沉积环境提供了储集层致密化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差别较大,分流河道最好,分流间湾最差;(2)长8油层组原始孔隙度为41.35%,压实作用损孔率为50.67%,造成储集层孔隙度急剧降低,胶结作用损孔率为37.48%,导致孔隙度进一步减小,溶蚀作用仅增加了3.26%的孔隙度,难以有效改善储集层质量;(3)上述沉积与成岩因素共同导致储集层致密,致密化过程可分为压实孔隙骤减阶段、早期胶结减孔阶段、溶蚀作用增孔阶段和晚期胶结致密阶段共4个阶段;(4)油气大量充注期储集层孔隙度远低于10%,长8油层组先致密后成藏。  相似文献   
48.
汪洋 《岩石学报》2009,25(1):13-24
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年龄为127Ma的白查岩体是一个晶洞过碱性花岗岩岩株,其侵位于燕山造山带西段的八达岭岩基中。白查岩体具有高硅、Zr、Ga、Pb、HFSE和REE含量,高Fe/Mg和Ga/Al比值,强烈亏损Ca、Sr、Eu,具有亏损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的特征。白查岩体属于Dall’Agnol和Oliveira (2007)定义的典型的还原型A型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燕山带中生代晚期的后石湖山(山海关)和窟窿山A型花岗岩非常相似。白查花岗岩起源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镁铁质源岩在相对贫水、高温、低氧逸度条件下的低程度部分熔融。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和该岩体的成岩机制判断,白查花岗岩的形成标志燕山西段造山崩塌阶段的到来。除浙江东南瑶坑过碱性花岗岩外,白查岩体是具有A1型花岗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但并非形成于非造山大地构造背景的过碱性花岗岩的又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49.
苏纪石是目前珠宝市场上的一种新兴宝玉石材料,主要通过颜色特征以及经验来鉴别,其宝石矿物学研究尚属空白。采用偏光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子探针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苏纪石样品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红外光谱及XRD特征图谱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显示,苏纪石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铁锂钠石与石英,分布有少量的长石、绿泥石和褐铁矿等;其中,硅铁锂钠石呈板条状或隐晶质集合体,石英呈等轴他形微粒状或不规则团块状、条带状;硅铁锂钠石的化学分子式为K0.94Na2.85Li2.49(Fe1.59^3+Mg1.82)3.41Al0.22Ca0.26[Si11.02O30.00]H2O,其IR特征峰为455,507,588,053,694,777,797,1042,1123cm^-1,其主要的XRD谱线为4.323(100),4.063(57),3.197(81),2.863(51);硅铁锂钠石中MnO的质量分数直接影响了苏纪石颜色的深浅,其IR,XRD特征图谱是鉴定苏纪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0.
不同大地构造背景橄榄岩结构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金振民  史峰 《地球科学》2013,38(3):489-500
名义无水矿物(NAMs)中的结构水在地球内部演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应用红外光谱对产自5个构造背景下的13个二辉橄榄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测定,探讨不同构造背景下橄榄岩结构水的含量和赋存机制.研究显示,全岩和橄榄石结构水含量按构造背景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超高压地体、地幔柱、稳定克拉通、俯冲带和活化克拉通,反映了橄榄岩的水含量与构造环境具有显著相关性.在相同构造背景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含更多结构水,表明上地幔水分布可能具有分层性.超高压地体和稳定克拉通样品中橄榄石具有[Si]空位导致的吸收峰3 611~3 613 cm-1,而缺乏由[Fe3+]引起的吸收峰3 325 cm-1和3 355 cm-1,表明地幔的还原性随深度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