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283篇
地球科学   178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任楼矿井72煤层断层构造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形理论,对安徽皖北任搂煤矿72煤层断层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不同构造分区的维数。研究发现构造复杂性不同及断裂性质的不同其分形维数也有所不同,构造简单,断层分维数小,而构造复杂区,断层分为数相对较大;剪切断裂带具有较低的分维值,张扭性断裂带分维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锰矿是我国战略性紧缺矿种,寻找锰矿尤其是富锰矿是我国地质工作者的迫切任务。在西昆仑造山带的西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的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我国近年最重要的富锰矿找矿新发现。然而,目前对该富锰矿带的成矿主要控制因素、形成机制及展布规律等地质问题的认识尚不深入,严重制约了该矿带深部及外围进一步找矿预测工作。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以典型锰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剖析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典型锰矿的成矿特征,总结出西昆仑玛尔坎苏富锰矿带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伸展型边缘盆地、丰富多源的锰质来源、海洋氧化—还原界面的变化、有机质深度参与成岩成矿过程等;初步建立了“玛尔坎苏式”富锰矿的成矿模式,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这对丰富锰矿成矿理论及进一步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东南海岸带景观生态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岛东南海岸带进行了景观生态规划。根据海南岛东南海岸带的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运行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生态区:近岸热带海洋旅游区;海水养殖区;海岸平原粮牧生态区;生态林业区。各区的生态与社会经济特征不同,在利用与管理各生态区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即加强宣传教育与宏观管理,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优化生态经济结构。建立生物多样性管护区。  相似文献   
14.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是重要的金、稀有元素成矿带。作者将我国境内大兴安岭北部上黑龙江盆地和额尔古纳隆起区的砂宝斯金矿、小伊诺盖沟金矿等与俄罗斯赤塔州的达拉松、克留切夫等典型矿床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该成矿带内金矿床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上述矿床均受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控制,矿床形成于西伯利亚地台与蒙古—华北陆块碰撞造山环境;我国上黑龙江盆地区与俄罗斯东后贝加尔地区同属蒙古—鄂霍茨克成矿带中段,以中温热液矿床为主,矿床类型主要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展布和沉积型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北羌塘盆地地处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和双湖构造混杂岩带之间,自北向南可划分出5个沉积相带/岩石地层单位:以砂泥质复理石-洋岛、岛弧型火山岩-大理岩岩石组合沉积为特征的若拉岗日群,以深水复理石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藏夏河组,以深水暗色细碎屑岩盆地相沉积为特征的结扎群,以开阔台地相/缓坡相碳酸盐岩沉积为特征的菊花山组,以三角洲相含煤碎屑岩系沉积为特征的土门格拉群.晚三叠世北羌塘盆地显示为南缓北陡的箕状沉积格局,盆地内充填物为南薄北厚的楔形沉积体,且双物源、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不一致,表明其具有前陆盆地的一系列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16.
藏北的若拉岗日岩群,因处于拉竹龙-金沙江缝合带南缘,其成生背景及构造属性历来倍受关注。白头山、岗盖日、狮头山等地的若拉岗日岩群主要为一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系,不同地段夹杂大理岩、变质砂板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小岩片或块体,分别具有洋岛型、洋脊型及岛弧型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并构成白头山西以岛弧火山岩为主的弧火山岩片,岗盖日以洋脊型变玄武岩为主夹杂硅质岩、超基性岩小岩片而共同组成的蛇绿混杂岩片及白头山、狮头山以洋岛型火山岩为主夹杂碳酸盐岩块体的大洋海山岩片,从而指出该区若拉岗日岩群为一套不同构造属性的火山岩与大理岩、硅质岩、超基性岩等相伴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既有某大洋的产物,又有某洋岛及陆缘岛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江西彭山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山锡多金属矿田位于长江中下游的九瑞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以富锡、铅、锌矿产为主的大型矿田。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与二云母碱长化岗岩组成的彭山隐伏岩体为中心,各类金属矿床呈“晕圈式”分布。矿床的形成分为2个成矿期共7个阶段,通过对彭山岩体、典型矿床及围岩中的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包裹体及稀土资料进行分析,反映出燕山晚期钙碱性花岗岩体的缦位与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岩浆活动为本区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如英  汪青春  陈芳 《气象》2005,31(5):21-25
选取1994~2001年河南、甘德两站牧草再生草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通过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牧草再生性的影响,建立了牧草再生草产量气候模式,讨论了再生草增、减产的气候条件。研究得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因气候条件不同,割草不一定能增产。  相似文献   
19.
依据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地区1962—2001年5~6月份地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地区5~6月份地面Ocm温度及地面最高温度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年中,有6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地面0cm温度序列存在12个主要突变期,地面最高温度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期。周期分析表明,地面0cm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均存在183年、122年和91年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年和2~3年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成功实施宜昌市夷陵长江大桥(水上部分)综合防雷工程的经验总结,全面介绍了大型桥梁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技术,重点探讨了电源部分(监控楼、高杆路灯、主桥塔顶航空障碍灯、监控设备、收费站)和信号部分防感应雷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