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地球科学   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启发式图搜索的遥感影像道路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发式图搜索法用于线状目标识别的原理是:用图结构表示边缘点和边缘段,根据启发函数计算顶点权值,在图的路径上建立相应的代价函数,通过在图中搜索对应的最小代价的通道以找到最优路径.图搜索法是一种全局最优方法,它在受噪声影响较大时效果仍然较好.文中使用了启发式图搜索法(A*算法)实现了道路的半自动跟踪.它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自适应平滑滤波算子进行道路信息增强,然后对传统的道路数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突出了对道路几何特性和辐射特性的描述,并依此构建图搜索的代价函数,实现了基于启发式图搜索法A*算法的道路半自动跟踪.经实验证明,该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2.
2009年4月15日大连出现了春季最晚的降雪天气。利用常规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多种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对这次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200hPa急流、500hPa贝加尔湖冷槽南压形成的冷涡、中低层南支槽前水汽输送以及地面冷锋是产生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的环流背景;中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层...  相似文献   
83.
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祁连海域奥陶系石灰岩发育段发现岩溶缝洞型储层,并且具有较好的含气性,表明岩溶缝洞型气藏是该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的新类型。通过对盆地西北部奥陶系古岩溶缝洞发育的基本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从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响应特征方面阐述了古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特征,划分出两种储层类型;根据天1、鄂19井岩溶储层的地震识别模式,预测克里摩里组岩溶缝洞体的有利目标区的平面分布,其与奥陶系烃源岩构成较好的成藏组合,是今后西北部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区带。  相似文献   
84.
鲈鱼的生长受饲料中组氨酸(His)的含量变化显著(P<0.05)。当饲料中组氨酸含量过低或过高时,鲈鱼的终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而处理组2(组氨酸含量为0.45%)、处理组3(组氨酸含量为0.57%)和处理组4(组氨酸含量为0.66%)之间差异不显著。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在处理组3(组氨酸含量为0.57%)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1.0 g,1.72%d-1和0.81。以上结果表明,His是鲈鱼生长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且鲈鱼能有效利用晶体His。根据饲料中组氨酸的含量与鲈鱼特定生长的关系,经计算求得鲈鱼饲料中组氨酸含量为0.54%饲料干物质(即1.29%蛋白)时,鲈鱼的生长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5.
李燕  朱江  王辉 《大气科学进展》2013,30(6):1569-1586
Vertical transport is critical to the movement of oil spills in seawater. Breaking wav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y developing a well-defined mixing layer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column. A three-dimensional (3-D) Lagrangian random walk oil spill model was used her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ea surface waves on the vertical turbulence movement of oil particles. Three vertical diffusion schemes were utilized in the model to compare their impact on oil dispersion and transportation. The first scheme calculated the vertical eddy viscosity semi-empirically. In the second scheme, the vertic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was obtained directly from an Eulerian hydrodynamic model (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2k) while considering wave- caused turbulence. The third scheme was formulated by solving the Langevin equation. The trajectories, percentages of oil particles intruding into water, and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structures of oil particles were analyzed for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wind magnitu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t vertical diffusion schemes could generate different horizontal trajectori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oil spills on the sea surface. The vertical diffusion schemes caused different water-intruding and resurfacing oil particle behavi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horizontal transport of oil particles at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ocean. The vertical diffusion schemes were also applied to a realistic oil spill simulation, and thes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satellite observations. All three schemes yielded acceptable results, and those of the third scheme most closely simulated the observed data.  相似文献   
86.
滩坝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板桥凹陷沙二段发育典型的厚层湖泊滩坝砂体,单砂体平均厚10余米,垂向上通常累积成厚数十米、内部夹层发育的复合滩坝砂体。根据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平面形态和发育位置,将滩坝砂体细分为坝中心、坝侧翼、坝间、近岸滩、远岸滩5种微相类型。在古构造、沉积环境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厚层滩坝砂体是物源、水动力和同生断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共同控制的结果。来自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作为主力物源为板桥凹陷滩坝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凹陷缓坡带具有大面积的水动力作用区,控制着滩坝的规模和分布,波浪能量的变化影响着滩坝砂体的相分异。同生断层是板桥凹陷发育厚层滩坝砂体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同生断层控制物源的分配,在断层下降盘具有充足的砂体供应,同时,断面的陡坎部位形成持续的水动力高能环境,并长期接受波浪作用,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滩坝砂体;另一方面,同生断层的活动性增加了下降盘基准面上升的概率,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时间条件,滩坝砂体不再因短期基准面的频繁变化而层层错叠,而是在纵向上连续厚层堆积。断层下降盘是厚层滩坝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并极易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7.
滩坝储层是近年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板桥凹陷沙二段发育典型的厚层湖泊滩坝砂体,单砂体平均厚10余米,垂向上通常累积成厚数十米、内部夹层发育的复合滩坝砂体。根据研究区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平面形态和发育位置,将滩坝砂体细分为坝中心、坝侧翼、坝间、近岸滩、远岸滩5种微相类型。在古构造、沉积环境等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该区厚层滩坝砂体是物源、水动力和同生断层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共同控制的结果。来自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作为主力物源为板桥凹陷滩坝沉积提供了物质基础。凹陷缓坡带具有大面积的水动力作用区,控制着滩坝的规模和分布,波浪能量的变化影响着滩坝砂体的相分异。同生断层是板桥凹陷发育厚层滩坝砂体的主导因素。一方面,同生断层控制物源的分配,在断层下降盘具有充足的砂体供应,同时,断面的陡坎部位形成持续的水动力高能环境,并长期接受波浪作用,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滩坝砂体;另一方面,同生断层的活动性增加了下降盘基准面上升的概率,为滩坝沉积提供了时间条件,滩坝砂体不再因短期基准面的频繁变化而层层错叠,而是在纵向上连续厚层堆积。断层下降盘是厚层滩坝砂体的有利发育部位,并极易形成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8.
现代缓坡三角洲沉积模式--以鄱阳湖赣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缓坡三角洲形成了不少大油田。关于缓坡三角洲的沉积模式,前人做了大量研究,但大都针对古代地层。由于古代地层精细对比和沉积环境解释常常因人而异,因此总结出来的沉积模式五花八门,可靠性较低。鉴于此,本文从现代实例入手,选择了鄱阳湖赣江三角洲,采用野外实地测量、探槽、浅钻孔、探地雷达、粒度分析等方法,对其沉积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缓坡三角洲沉积模式。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重要认识:①在三角洲平原上发现了两种新的砂体类型,即汊口滩和并口滩,分别位于分流河道分汊处和合并处,这意味着分流河道的分汊、合并部位也是有利的油气聚集部位;②在分流河道砂体中存在连片披覆型、孤立充填型、孤立残留型三种类型的落淤层,并提出了其形成机制;③统计了分流河道的定量参数,提出了分流河道宽度的变化规律,即从上三角洲平原到下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逐渐变窄,分一次分汊其宽度平均降低1/2,而且分汊频率增高,数量变多,弯度降低,沉积物变细变薄,砂体间连通性变差;④三角洲前缘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而是发育河口坝和席状滩;⑤由于坡度平缓,湖平面小幅度变化会引起湖岸线大规模进退,可导致水下与水上沉积频繁交互,因此缓坡三角洲沉积在地震上不会有叠瓦状或反S形前积反射,而是呈平行或亚平行反射。  相似文献   
89.
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以1994、2004年和2019年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系统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及成因,旨在为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大致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川渝交界和湘赣交界地区为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地区,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分布格局。(2)国家森林公园系统分形特征明显,分形结构较为复杂。(3)国家森林公园省际间分布差异明显,三大地带间呈现东西少、中部多的“凸字形”分异规律,八大分区间呈现“由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向东北和黄河中游地区递减”。(4)国家森林公园热点区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其中黑龙江、江苏和浙江发展较为活跃,持续保持在热点区域,而新疆、西藏和四川等地基本上都处于冷点区域,森林公园发展较为缓慢。(5)地形、降水量、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是影响国家森林公园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以邯郸地区的粉土为研究对象,在各种固结压力和相同加载周期及相同剪切应力幅值下,分别进行了室内动单剪试验,得到了该地区粉土在3种固结压力下的G/Gdmax-γ、D-γ归一化曲线以及G/Gdmax-γ和D-γ关系值.试验结果表明:G/Gdmmax随动应变的增大而减小,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阻尼比D的变化规律与动剪切模量相反.所得结果可为本地区工程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