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六四式军用梁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概述了六四式铁路军用梁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技术,探讨了各种军用梁拼组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问题,并就其结构分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2.
某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开裂原因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 SUPER SAP,对某 4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产生的腹板裂缝进行空间分析 ,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 ,提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3.
简单说明下行式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系统介绍了下行式移动模架的几种支撑方式,探讨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其中两种方式(开孔式、上挂式)对空心桥墩的影响作了仿真分析.提出了下行式移动模架对空心墩影响较小的上挂式支撑方式.  相似文献   
34.
针对目前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计算的不合理性,以有限元为基础,结合诸多算法,应用子模型技术分析了箱梁畸变、悬臂板长度及坡度、荷载作用位置等参数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Matlab分布拟合得到混凝土箱梁跨中悬臂板有效分布宽度的实用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畸变大,有效分布宽度增大;悬臂板长度和坡度与有效分布宽度变化趋势相同,呈曲线关系;荷载作用点靠近悬臂板根部,有效分布宽度变小。相对于其他算法,有效分布宽度实用计算公式所得结果接近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35.
国内首座40 m双预应力简支梁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并介绍了针对国内首座采用双预应力技术的40m混凝土简支梁桥一大屯试验桥的综合试验:通过后压法预应力损失试验,检验并改进了双预应力顶压工艺;通过实体梁静载试验,检验主梁的承载能力;通过成桥静动载试验,对桥梁在运营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36.
37.
混凝土箱梁悬臂板空间数值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针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诸多算法的不合理性,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三维实体单元对混凝土箱梁悬臂板进行空间数值仿真分析研究.考虑箱梁端部和跨中悬臂板根部的区别,研究了影响变厚度悬臂根部弯矩的主要因素.分析初拟的三种局部精细分析技术实施方案,总结局部精细分析技术在混凝土箱梁悬臂板空间数值仿真中的应用技巧.试验结果表明:美国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可接受程度低;桥规公式、魏斯特加公式以及沙柯公式计算结果单一、适用范围偏窄;空间数值仿真分析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8.
实测资料表明,上下行并行的钢板梁桥在采用“两桥连接”加固以后,平联杆件的弯曲变形和断裂现象急剧增多。为了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采用ANSYS分析软件对40 m上承式钢板梁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就横向振动与钢板梁在采用“两桥连接”加固以后平联杆件急剧出现的弯曲变形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计算出了加固前后平联杆件在不同横向振幅下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得出“横向连接”加固是引起平联杆件大量出现弯曲变形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对某高架桥分岔处局部应力进行仿真分析。按照实际施工过程,考虑最不利计算荷载,根据平截面假定,分别对钢梁单独受力和钢-混凝土组合梁两种工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分岔处整体受力良好,安全储备大。  相似文献   
40.
基于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结合有限单元逐步分析法,对ANSYS程序进行了计算混凝土桥梁徐变的二次开发。详细介绍了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的具体计算步骤,并将计算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吻合的很好,且符合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设计要求;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同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徐变对混凝土桥梁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