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5篇
交通运输   3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求解客户需求动态变化的车辆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集货过程中客户需求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按时间段划分为一系列车辆已驶离中心车场的静态车辆路径问题,引入虚拟任务点与相关约束方法,将其进一步等价转化为普通的静态车辆路径问题,使用适用于静态问题的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应用此车辆路径规划方法,以改进的节约法为静态算法,对于客户数为20的动态路径规划问题进行求解,得到重新优化路径所用的时间为0.49s,说明这种规划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2.
提出一种基于波束形成原理,声阵列与双目视觉相结合的行驶汽车噪声源识别方法。通过对两台摄像机所拍摄图像的分析,计算出车辆的实时位置;将运动过程划分为若干时段进行声场重建,得出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动态声场视频。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运动中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且可更加直观地看到汽车噪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3.
针对传统模具设计的弊端,提出了采用模流分析技术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的思想。以Pro/E塑料顾问为平台,以塑料盒盖零件为实例,对其浇口位置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塑料产品进行注射成型工艺模拟分析。综合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优化模具设计方案,避免了设计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塑料产品的成型质量,减少了缺陷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94.
95.
为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针对湘桂铁路复线石山岭隧道出口段穿越含煤地层,属低瓦斯工区二级瓦斯地段的情况,提出了特殊的抗瓦斯衬砌、超前支护、气水并防并排设计和工程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96.
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郑南翔 《公路工程》2009,34(5):63-66,82
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作为一种新型的应力吸收层,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缓解或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与发展。沥青和碎石用量是影响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详细介绍现有同步碎石封层应力吸收层沥青和碎石用量的计算方法上,提出了以层间抗剪强度为指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7.
面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理念应运而生.西北地区小城市更适合发展绿色交通.根据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从用地规划、交通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一些措施建议,可为绿色交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针对长白山高寒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了高寒地区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9.
针对液压疲劳试验机中连杆质量过大所造成的各种弊端,首先通过动力仿真确定了连杆所受的极限载荷,然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杆进行了拓扑优化,确定了连杆结构改进的初始方案,再对连杆进行尺寸优化,从而确定了连杆结构改进中的关键尺寸参数.最后对连杆进行了强度校核,结果表明:所优化的连杆强度满足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0.
以混凝土为基面的沥青铺装层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层间力学性能与基面形态、黏层材料、工作环境等因素相关,十分复杂。作为探讨,采用现场批量化制备试样,结合室内剪切试验,对比了基面经喷砂和凿毛处理后,黏层用料、工作温度、成型方法、加载方式、界面污染程度等因素对黏层抗剪强度的影响,证实了剪切试验应用于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强度评价的合理性,提出了复合试件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修正了层间最大剪切强度计算公式,进一步提出了复合式路面层间抗剪强度评价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依托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界面糙化方式、温度、试件成型方法、加载速率、层间污染程度等因素对层间黏结性能均具有较大影响,并在最佳的构造深度值下,层间的抗剪强度最大,界面最佳构造深度受防水黏结层种类、界面糙化方式、基面几何特性等因素决定;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层间剪切性能对温度敏感性要大于聚合物反应型防水黏结材料;在最大剪切强度计算公式中引入了温度和特殊路段修正系数,且层间温度40℃时的层间抗剪强度为主要控制指标,试验方法、剪切应力计算结果和评价指标相互协调一致,形成评价层间剪切性能的系统方法,可用于路面结构设计及路面性能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