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5篇
交通运输   2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试论全寿命分析法在路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寿命设计方法是一项较新的设计理念,将其用于路面设计目前为止还不多。讨论了美国相关法案(Pave- ment Division Interim Technical Bulletin)中的路面全寿命分析(LCCA)方法,并基于该思路提出了路面全寿命设计方法,试图建立全寿命路面设计的初步体系。  相似文献   
13.
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管理处在坚持"应征不漏"的原则下,始终坚持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把主动、热情地为司乘人员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贯穿于收费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为求解出支盘桩受压时扩径体处相关力学性状,并预测桩基沉降,结合圆孔扩张理论求解出扩径端力与位移关系,并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将支盘桩在竖向受压扩径体向下挤土位移的过程,看作土体中的圆孔扩张课题,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分析受压时扩径体与相邻土体的相对位移,推导出扩径体水平内压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对扩径体下侧面进行力学分析,得出桩土接触作用面A′C段的变化规律及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参数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桩侧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型,桩端为线弹性,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得到桩顶沉降曲线及桩体内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圆孔扩张理论推导出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关系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扩径体的几何构造特点和挤土效应,扩径端阻力能充分体现对挤扩角的敏感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扩径体水平内压力在倒圆台形下侧面呈现非线性分布,随着初始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加,水平内压力分布的非线性愈加明显;水平内压力值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挤扩角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圆孔扩张理论的支盘桩荷载传递法能有效地求解支盘桩沉降及相关力学性状,且对于支盘桩而言,挤扩角引起的扩径端阻力变化比单纯的侧阻变化更能影响最终承载力。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晓阳 《船舶》2000,(5):36-38
本文主要介绍了总载重量20000DWT以上的油船,气体运输船和化学品船上首尾部应急拖Ye装置的布置。并结合实船设计。较详细地描述了该装置的选型和应用,使大家初步认识这套装置对于大型油船安全性的保障方法。也供广大科技人员在设计这套装置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是提高道路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从公路路基施工设计、方法、质量管理和环保技术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技术创新的背景、案例和影响,分析了新材料、新工具、新管理和新技术的应用,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创新需要不断推进,以适应现代化施工的要求,提高路网建设质量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19.
以短程线网壳的总质量为目标函数,以网壳的网格数、矢高、杆件截面面积和节点体积作为优化设计变量,采用一维搜索法与相对差商法相结合的序列两级优化方法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对不同跨度、不同矢跨比和不同网格划分密度的多个单层短程线球面网壳结构进行了计算,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网壳最优网格划分数量、矢跨比、杆件截面面积和节点体积。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列车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合理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权重;考虑列车通信网络评估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模糊熵的二维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列车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获取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二维评估模型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依据模糊理论最大隶属度法则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通信网络状态良好时,60%评估样本的网络性能等级为Ⅰ、Ⅱ级,在网络丢包率和误码率较大时,40%评估样本的评估等级为Ⅲ、Ⅳ级,表明二维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列车通信网络状态;与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二维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消除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精确度,因此,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