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绪论化学纤维的染色性能是服用纤维的重要性能之一。由于聚丙烯纤维难以染色,因此影响它在服用领域上的广泛应用。吉林省化学纤维研究所研制的丙涤长丝(88%丙,12%涤)采用简单共混改性的办法,把具有染色  相似文献   
42.
日本纺织品质量检测管理及有关法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靳颖  沈学友  吕洪生  董春宇  刘世洲 《印染》2003,29(11):26-28,46
扼要介绍日本纺织品的质量监管情况,诸如纺织品质检机构、检验模式(如流通领域质量抽查)、内在和外观质量检验、残断针检验;有关法规如《消费品法》、《家庭用品品质表示法》、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限量规定、消防法令中与纺织品有关的内容;对进口纺织品的质量要求以及纺织纤维和服装的几种标志。通过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现行标准与日本标准的部分指标对比分析,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3.
从"绿色技术壁垒"看我国生态纺织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颖  吕丽  董春宇  张慧玲  刘江  都兴盛 《印染》2002,28(1):41-47
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和非关税贸易措施的逐步取消,国际贸易呈现全球化的趋势,“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最 大障碍。因此,要不断地跟踪掌握发达国家的“绿色技术壁垒”动态,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法规标准,大力开发生态纺织品,推广生态纺织品的绿色认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绿色信誉。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潮汕地区的传统民居在我国地方传统民居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装饰技术精湛、特色鲜明,与中原建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中原优秀建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本文就潮汕传统民居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与传承保护情况进行分析,力求让读者多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居住文化,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5.
大豆蛋白的抗原性是影响其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探讨大豆主要抗原蛋白β-伴球蛋白中的糖基化在其抗原反应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用N-糖苷酶PNGase F对β-伴球蛋白脱糖基化处理后,脱糖和未脱糖β-伴球蛋白在相同条件下用风味蛋白酶水解, 用SDS-PAGE电泳和专用β-伴球蛋白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测定了脱糖和未脱糖β-伴球蛋白在酶解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分和抗原性变化。结果表明,β-伴球蛋白分子中不仅含有N-糖肽键连接,也有O-糖肽键连接。脱糖后β-伴球蛋白抗原活性降低到原来的60.1%;脱糖和不脱糖两种β-伴球蛋白及其酶解产物电泳谱带和抗原性变化均有显著差异。酶解180min时,β-伴球蛋白抗原活性下降为43.4%,脱糖β-伴球蛋白抗原活性仅剩25.0%。此结果揭示了糖链存在影响β-伴球蛋白抗原活性和酶解时的降解行为,为探讨有效消除大豆蛋白抗原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食品安全关乎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我国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推动我国地方食品安全监管,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目前全国各地的食品安全监管现况进行整体性分析,指出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然后融入近年来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与专业经验,提出一些多元化的食品安全监管策略,推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47.
"入世"对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在综合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加入WTO后,纺织品服装协议(ATC)和降低关税、取消高保护政策及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并探讨了"入世"带给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