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5篇
工业技术   3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71.
介绍将FORTRAN程序应用于高压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地面划印计算,对其原理及座标法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程序结构和框图。本程序设计主要用于200kV及以下等级送电线路的施工放线计算。  相似文献   
272.
高效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蒙古某蓖麻榨油厂排污口采样,分离筛选出10株能降解废弃蓖麻基润滑油菌株,其中T-9菌株降解润滑油的能力较强,该菌株最适降解pH值为5.0,降解温度30℃,在1%~5%的NaCl中能较好生长.通过菌落形态与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润滑油质量浓度为10 g/L,初始pH值为5.0,180 r/min,30℃下培养7 d后,采用改进的CEC-L-33-A-93方法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的降解率为72%.采用GC/MS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测得其对废弃蓖麻基润滑油降解率为80%,该菌株具有良好的蓖麻基润滑油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273.
水平井水力裂缝延伸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水平井裂缝扩展形态,对于正确认识水平井压裂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水平井模拟压裂试验的要求,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岩石力学试验室组建的一套大尺寸真三轴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改造和完善。研究共进行了2组模拟压裂试验,第1组试验研究水平井方位的变化对裂缝起裂和扩展的影响,而第2组试验研究水平主应力比由原来的1.5变为2.0时裂缝起裂和扩展的情况。结果表明:水平井水力裂缝并非发生在与最小地应力垂直的方向,在水平方向的2个主应力差异小时,水平井的水力裂缝的扩展方向具有随机性;在相同物理条件下,裂缝的起裂及近井裂缝形态除了与井筒方位角有关外,还受地应力大小比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4.
压裂井试油压差优化的实验与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验研究了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的闭合压力敏感性,将实验结果用于渗流场有限元模型的理论计算,建立了压裂井试油压差优化的单裂缝有限元模型和考虑天然裂缝的有限元模型,并用其模拟一定压差控制下水力裂缝周围的应力场和排液速度,根据地层和支撑剂强度校核以及试油产量一试油压差曲线得到优化的试油压差.以塔中油田压裂井A井试油压差优化为例,根据地层和支撑剂强度校核得到试油压差的一个临界值为9.0 MPa;利用单裂缝、平行天然裂缝和垂直天然裂缝模型得到试油压差的另一个临界值分别为8.8 MPa、8.2 MPa和6.6 MPa,两个临界值的较小者即为合理压差值.各模型产量计算结果与实际试油产量对比发现,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的相对位置对产量预测影响很大.图10表1参16  相似文献   
275.
深井井壁稳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正确认识和有效评价地下复杂的围岩环境,深入探索井壁稳定机理,建立预测理论和控制模型,有效控制钻井过程中的井壁失稳问题,是实现优质、安全、高效和低成本钻井的关键。介绍了敏感性页岩地层、裂缝性地层、流变地层和各向异性地层的失稳机理,分析了构造地应力、井眼轨迹、钻井液造壁性、地层强度、垮塌的几何形态及钻柱振动对地层失稳的影响,总结了地层失稳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在完善钻前预测的理论基础上,对当前钻头处地层的井壁稳定性进行实时评价,及对钻头下地层的井壁稳定性进行预测,是当前钻井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276.
岩石力学与地应力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油田大量的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数据中查找目标井段相关参数十分困难的现状,采用关系型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管理收集到的数据,并利用Visual Basic编制了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线性拟合和经验分析等多种数据处理程序。该系统可以根据区块名称、井名称、岩芯编号、科研报告名称、科研单位名称和施工年份等参数,对目标井段的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数据做出查询、预测、判断和决策。系统的建立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料管理的水平。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并以一个实例描述了系统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77.
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是进行钻井液密度选择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传统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通常采用钻前地震资料预测,其精度较低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以灰色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群。该方法是根据上部已钻井段的随钻监测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通过塔里木油田塔中722井的应用表明,改进新信息灰色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吻合度较高,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技术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8.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漏失压力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碳酸盐岩段在钻井施工时常遇到不同程度的井漏,确定漏失层段的漏失压力是防漏堵漏的依据。通过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漏失井漏失的井深分布、工况、井漏发生率、漏失通道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和溶洞发育、钻井过程中激动压力过大与地层压力敏感是引起井漏的主要原因。依据漏失压差与漏失速度分布规律,建立了相应的启裂压力模型,确定了地层漏失压力当量密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为防漏堵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79.
钻井液用仿磺化沥青防塌剂的性能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的仿磺化沥青,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在碱性条件下与一种天然大分子反应的产物,含磺酸物30%,油溶物40%,水溶物70%。在4%膨润土浆中加入2%仿磺化沥青或磺化沥青FT1(对比剂)制成实验浆液,用以测定封堵性和抑制性。将实验浆液加热至50℃,搅拌后测API滤失量(分别为26和19 mL)得到滤饼,通过水洗后的滤饼在0.7 MPa下测定4%CMC水溶液的滤失,前者略大于后者,30 min滤失量分别为8.9和8.0mL,表明仿磺化沥青的封堵性与磺化沥青相近,但受温度影响较大,在室温下较差。与磺化沥青相比,在仿磺化沥青浆液中,粘土压片前6 h的膨胀高度略大,在6~24 h略小,即仿磺化沥青与磺化沥青的抑制性相仿。二者防塌机理相近,不同处是:仿磺化沥青的水溶组分在浊点以上温度下从水溶液中析出,形成胶束粒子,产生封堵作用;其聚醚分子链通过氢键吸附,形成半渗透保护膜。仿磺化沥青无毒,2%悬浮液的EC50值大于1×104mg/L;不含生荧光基团,故无荧光。图2参13。  相似文献   
280.
紫苏叶富含β-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新鲜的紫苏叶经75℃鼓风干燥加工后,其β-胡萝卜素含量为678.89μg/g,Ca^2+、Fe^2+和Zn^+含量分别为13742.17μg/g、211.43μg/g和22.38μg/g。腌渍紫苏叶的β-胡萝卜素含量仅为新鲜紫苏的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