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粒子型块状TiO_2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成功制备了酸催化的粒子型块状TiO2气凝胶,并用BET、TEM、SEM、IR等仪器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713.9m2/g)和较低的密度(最低为35mg/cm3),网络分布不均匀,孔径较小,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25nm。红外光谱表明,该气凝胶是由钛的羟基氧化物组成,不存在碳氧键。  相似文献   
62.
针对原主运斜巷轨道液压绞车提升能力不够,利用动滑轮可减少一半力的原理设计加工动滑轮车,利用动滑轮车作为辅助提升,改变绞车提升方式,满足了绞车提升要求,经实地使用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3.
分别以羰基铁粉和氧化铝粉作为功能填料、丁腈橡胶作为基材制备了系列复合吸波贴片,对样品的微观形貌、电磁参数以及热导率进行了测试表征,分析了羰基铁粉和氧化铝粉用量比例调整对复合贴片吸波与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羰基铁粉含量减小、氧化铝粉含量相应增大,复合贴片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实部、虚部总体上均呈减小的趋势;反射损耗峰的位置移向高频,衰减系数均随频率的升高逐渐增大,同一频率下羰基铁粉含量越高的样品衰减系数越大;复合贴片的热导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考察的样品均表现出宽带强吸收特性,样品热导率的相对较高值为~1.66 W/(m?K).通过两种填料的粒径和体积分数匹配设计进行界面特性优化,可有效调控复合贴片的电磁参数、减小界面热阻,实现对复合贴片吸波与导热性能的兼顾提升.  相似文献   
64.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Dy2O3掺杂MnZn铁氧体,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LCR表以及B-H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和电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Dy2O3掺杂量为0~0.1 wt%,样品均为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当Dy2O3掺杂量为0.05 wt%,样品呈现出较大的晶粒尺寸和密度,此时,具有最大的饱和磁化强度95.8 A·m2/kg和最小的矫顽力55.9 A/m;起始磁导率提高至845,相对于未掺杂样品增幅为32%,在1 MHz、50 mT、25℃的测试条件下,损耗降低幅度为20%;此外,利用等效电路模型对不同Dy2O3掺杂量样品进行了晶粒电阻和晶界电阻分离,并初步分析了Dy元素影响MnZn铁氧体涡流损耗的机制.  相似文献   
6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Mg_(1-x)Cu_xFe_2O_4(x=0,0.4,0.6和0.8)系多晶铁氧体,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和静态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磁环在10k Hz~1MHz范围的磁导率、品质因数以及功率损耗。结果表明,Cu含量x=0~0.6时,样品均为单相立方尖晶石结构,Cu含量进一步增加至x=0.8时呈现大量的四方相另相;晶粒尺寸和密度均随x值增加逐渐增大,而电阻率则呈减小趋势;饱和磁化强度由20.7 A m2/kg逐渐增大到30.4 A m2/kg,矫顽力先减小后增大,在x=0.6时具有最小值445.7 A/m。利用适量的Cu2+取代Mg2+可以提高Mg1-xCuxFe2O4铁氧体的磁导率并降低其品质因数,样品的功耗相应地明显增大;在交变磁场频率为370k Hz时,磁通密度低于20 m T范围内,Mg_(0.4)Cu_(0.6)Fe_2O_4具有相对较高的功耗。  相似文献   
66.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形成采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GC-FPD法)在线检测总硫含量的技术。 方法比选仪器分析流程和优化分析参数,配置在线取样的降压装置和防爆外壳,并应用脱除颗粒物和液烃的集成化样品预处理技术,建立了GC-FPD法在线检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方法的有效性、检出限、重复性和准确性等技术指标。 结果采用测定各种硫化合物含量的加和法,得到总硫含量,其中,单一硫化合物检出限为0.10 mg/m3,测量总硫含量相对标准偏差≤3%,与分析气体标准物质的比对偏差≤7%,不同方法的比对偏差≤13%。 结论采用GC-FPD技术,首次实现了天然气中13种硫化合物的在线检测,能同时检测出单一硫化合物含量和总硫含量,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为在线监测天然气中总硫含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  相似文献   
67.
针对埋地集输管道在非开挖条件下的腐蚀检测难题,根据磁偶极子模型,考虑腐蚀缺陷磁荷分布,建立一种埋地集输管道腐蚀缺陷自漏磁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腐蚀缺陷磁感应强度波形特征及不同离地高度、腐蚀缺陷尺寸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缺陷处Bx和Bz出现极值特征且方向相反,By出现过零点特征且峰值改变方向;离地高度与Bx和Bz的极值及By的峰值成反比;腐蚀缺陷尺寸与Bx和Bz的极值及By的峰值成正比。根据油田现场检测数据,选取14处开挖点验证了腐蚀缺陷磁感应强度分布特征,选取3处开挖点验证了离地高度及腐蚀缺陷尺寸与磁感应强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8.
针对雾化Fe-Cr-Si-B-C合金粉末的非晶形成能力及软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热力学角度而言,该成分合金具有较大的液固转变吉布斯自由能,且混合焓、混合熵、原子半径差异等参数值较好地满足高非晶形成能力的成分设计要求;从动力学角度而言,该合金的高非晶形成能力和高热稳定性主要源于其相对较高的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表观激活能;同时,Fe-Cr-Si-B-C非晶软磁合金粉末具有良好的软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分别为157.41 emu/g和0.65 Oe,复合粉心在1 MHz处有效磁导率为16.8,品质因数为96.8,且在100 Oe直流偏置场作用下磁导率维持在87.8%的水平。  相似文献   
69.
新型电力电子(PE)系统的构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磁性材料及器件是构建该系统最重要的电子元件之一。介绍了最新PE系统中使用的磁性材料及器件,证实了磁性材料及器件在新型PE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铁氧体软磁材料发展状况及与世界最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要与系统设计者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新型PE系统的发展,让磁性材料与器件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