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工业技术   3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基础。本文探讨了在定量遥感综合服务平台测试过程中如何有效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以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2.
自然波纹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自然波纹织物的设计理念、工艺过程及产品特征。织物外观具有自然波纹,效果独特,滑爽轻薄,既有较理想的服用性能又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适宜制作春夏季高档轻薄面料。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苎麻织物增强不饱和聚酯(UP)树脂复合材料的模压成型工艺以及提升其阻燃性能,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对树脂固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苎麻织物克重、模压压力以及织物铺层层数进行探究,得出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利用植酸(PA)对苎麻织物进行阻燃改性,研究PA含量对复合材料阻燃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P的最佳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44.
王春红  赵玲 《纺织学报》2015,36(7):17-21
为研究黄麻伴生物含量对其断裂强度、断裂模量、甲醛用量的影响,采用称重法测试了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含量,采用单纤维拉伸法测试了麻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模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试了麻纤维的甲醇用量。经分析认为黄麻纤维的伴生物含量与其理化性能所组成的系统为灰色系统,并对此系统采用灰关联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麻脂蜡质含量对麻纤维的断裂强度影响比较大,关联度为分别为 0.680;黄麻木质素含量对其模量和甲醛用量影响最大,关联度分别为 0.733和0.723。  相似文献   
45.
利用Java Web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eb的远程电脑桌面监控系统ISS(ImageSnapshot Server)。该系统由客户机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两部分组成,服务器部分可分为截屏软件、Web服务器和Oracle数据库三个模块。截屏软件将监控PC机的桌面环境截取下来,上传到TomcatWeb服务器,通过网页进行实时显示,同时将桌面历史记录保存到Oracle数据库中。监控人员可通过Web浏览器,查看被监控电脑的桌面实时画面和特定时间段内的桌面历史记录,这为需要监控远程电脑桌面的用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南堡凹陷深层Ed-E 期总体上处于较深水的沉积环境,加之埋深大,压实作用强,导致储层厚度薄,油井产量低。运用岩心、薄片等资料对G2 区块沙一段储集岩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优质储层,其砂体展布稳定,单层厚度大,泥质含量低,连通性及储层物性较好,同时,其供液能力强,单井产量高。经分析认为,该类储层是重力流中的砂质碎屑流沉积,南堡凹陷具备发育该类储层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7.
针对薄浅层稠油油藏,以某实际油藏为基础进行合理水平井井网形式研究。运用典型地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水平井正对井网、水平井交错井网及直井水平井混合井网在不同井距排距、转驱时机及井网形式下的热采效果,优选合理井网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薄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合理井距排距为100 m;合理转驱时机为蒸汽吞吐8周期;应用水平井正对井网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该研究对薄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开发井网形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8.
在国内外加速器控制领域中,基于VME总线标准的处理器和商用的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前端实时控制平台。论文主要介绍了以MVME6100硬件处理器为基础建立的,适用于Windows和Linux两种操作系统环境的实时控制平台。通过实验测试,该平台可直接应用在目前的BEPCII控制系统中,在提升系统性能的同时,实现了前端控制平台的平滑过渡,延长了BEPCII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9.
竹原纤维的分级提取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竹龄及不同取材部位竹原纤维性能的变异规律,以不同竹龄、不同部位的慈竹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原纤维,并分别测定竹原纤维的化学组成、纤维的表面形貌、纤维的密度、吸湿性能、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相同部位竹原纤维,随竹龄的增加,纤维的密度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回潮率先减小后增大;相同竹龄竹原纤维,随着距地高度的增加,纤维密度增加,回潮率先稍有降低后升高。3年生慈竹梢部纤维密度最大,为1.70 /cm3,4年生的基部纤维密度最小,为1.51 g/cm3。3年生慈竹中部纤维回潮率最低,为12.94%,其不同部位竹原纤维拉伸强度较为稳定,4年生中部竹原纤维拉伸强度最大,为787.42MPa。  相似文献   
50.
概述了氯乙烯合成转化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着重分析了氯乙烯合成转化器在使用中产生腐蚀渗漏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