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5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61.
炼油调度辅助决策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彬华  王中华  田宏斌 《广东化工》2006,33(5):56-59,72
在生产调度优化方面,目前国内的炼油企业还在起步阶段。Aspen Orion是当今的炼油调度软件中较好的一个调度软件,它在广石化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尤其在原油优化接卸和搭配输送、炼厂物料平衡、瓦斯平衡、硫平衡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好应用。  相似文献   
462.
电催化分解氨制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近些年来受制于储存和运输的难题并未大规模发展。但随着电催化技术的成熟,在温和条件下,通过电催化分解含氢介质的制氢路线或将具备规模化开发清洁能源的潜力。氨(NH3)具有高储氢密度(17.6%,质量分数)、运输便利、无碳等优点,被认为是合适的储氢介质之一。电催化分解氨的过程主要包括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HER)和氨氧化反应(ammonia oxidation reaction, AOR)。重点综述了阳极电催化分解氨的反应机理及AO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氨氧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可为开发具有更高活性、稳定性的AOR催化剂和“以氨制储氢”的发展路线提供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463.
为研究在线电解氨水为氢燃料电池供氢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共沉积法,在不同沉积条件下制备了Pt-Ir催化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与计时安培法(I-t)结合电镜、XPS和XRD结构分析,研究了电极对氨水的电解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了合金催化剂的组成、晶型、晶粒尺寸等,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电极在氨催化过程中的性能。当沉积电位固定,电极上的催化剂负载量、氨水电解过程中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组成基本稳定。其中,-0.05 V(vs. SCE)沉积电位下制备的催化剂在氨的电解催化过程中持续性和稳定性好,催化剂的负载量和过电位也最低。利用电化学上电解氨和生成水电位上的差异,将氨电解为燃料电池供氢,在低电流密度下(<10 mA/cm2)燃料电池为氨电解池提供能量的同时仍然有40%以上的额外功率用于其他负载。  相似文献   
464.
465.
MRC技术是指在一口主井眼中钻出若干个进入油气藏的分支井眼的技术,井眼与储层接触位移大于5km。其作为开发高含水、低渗透、非常规及海上油气藏的一项新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大井眼与储层接触长度,有效提高油气藏开发效果。以时间为主线,该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概念阶段、探索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MRC阶段;按照井型分类,MRC技术可分为音叉型、鱼骨型和混合型;目前的MRC井多采用4级以上完井方式。MRC技术的关键技术是层位优选、MRC井参数优化设计、LWD工具优选及地质导向钻井、完井技术以及钻井液技术。目前,MRC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单井产能及改善油藏开发效果,以沙特地区应用最为成功,国内也有诸多成功经验。预计未来的MRC技术将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化,并与更多工程技术相结合,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66.
王中华 《河北冶金》2016,(11):25-28
介绍了宣钢1#2 500 m~3高炉2013年3月份小修开炉后,通过对上、下部制度的不断优化、烧结矿性能的改善、低硅冶炼技术的应用等措施,保持了炉况长期稳定顺行的操作要求。优化后的1#高炉燃料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67.
采用水溶液聚合引发体系,合成了抗高温聚合物降滤失剂HR-1。考察了基团比、单体摩尔比、体系p H、总单体用量、交联剂加量、引发剂加量等条件对HR-1性能的影响;并在淡水基浆和水基钻井液中对HR-1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采用FTIR,TG,DTG等方法对HR-1进行表征。综合考虑最优合成条件为:基团比为6∶4,单体摩尔比为10∶5,p H>8,总单体用量(w)保持在60%~67%,交联剂加量(w)固定在7.0%~8.5%,引发剂加量(w)为0.3%~0.7%。实验结果表明,HR-1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降滤失能力,抗温达270℃,在淡水基浆中HR-1加量为2.0%(w)时,中压滤失量(FL)由46.0 m L降至7.6 m L;抗温270℃钻井液体系高温稳定性好,流变性易于控制,FL小于4.0 m L,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3.0m L。表征结果显示,反应单体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8.
469.
研究了一种石油降解菌群的固定化方法,其中菌群包括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微球菌。以硅藻土/活性炭作为降解菌群的固定化载体,对最佳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菌群的最佳固定化时间16 h,温度37℃,硅藻土/活性炭加入量0.1 g/mL,pH值7.5,120 r/min振荡16 h,降解菌群固定化率达97.1%。固定化菌群用于油基钻屑中油降解,降解14 d,可使钻屑中TPH含量由30 000 mg/kg降至10 450 mg/kg,平均油去除率达65%。  相似文献   
470.
面包厂房中工艺设备散发的热量很大,由于设备操作的时段性差异,散发的热量缺少准确值,会给该区域的采暖、通风设计带来很大的不便,若忽略这部分热量进行设计,运行结果又会脱离实际,偏离使用要求。根据使用方运行操作经验数据及类似工程的设计经验积累,结合现行规范进行设计,给面包厂采暖通风设计提供了一种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