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当记者从成都出发赶往地震重灾区——四川都江堰聚源镇的四川销售岷江分公司聚源加油站时,时钟已经指向5月15日零时。由于加油站发电机房已被地震摧毁,加油站一片漆黑。聚源加油站经理三宝(藏族)和他的员工们,借助汽车里微弱的灯光,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32.
在遭受“油荒”情况严重地区的中国石油各销售企业,紧急启用了应急保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成品油供应紧张形势。但是只有探索并建立长效的成品油市场保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油荒”。  相似文献   
33.
宜宾销售坚持诚信为本、服务为先、社会责任为重的“三为”经营方针,取得了销量、零售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五大”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34.
截至2005年11月底,中国石油四川销 售凉山分公司(简称凉山分公司)销 售各类油品12.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31.81%,其中零售9.6万吨,同比增长 48.88%,实现考核利润1439.5万元,比 预算指标增长74.48%,提前137天超额 完成预算计划,实现利润指标名列四川销 售各市州公司前茅。  相似文献   
35.
四栏桠加油站在周边9座加油站的夹击中独树一帜,以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西昌通往有着神奇走婚习俗的泸沽湖旅游线上的一座明星站。  相似文献   
36.
2009年4月22日,一个细雨绵绵的清晨。汽车途经汉旺镇进入龙门山脉,缓缓爬行在部队官兵历经4个月才抢通的山路上。山上塌方、泥石流痕迹随处可见,山下河谷里的滚石和摔得面目全非的汽车比比皆是,警示牌、危险标志林立路边。车轮从悬崖峭壁边划过,时不时碾下的碎石砰砰地滚下河谷,让人恐惧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37.
杨泽元  周运华 《中国石油》2009,(13):I0016-I0017
绵阳销售踏水桥加油站早先是一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乡村小站,受到前后不到8公里4座社会加油站的重重包围。面对困境,他们集思广益后,决定利用循环水开展洗车增值服务,吸引留住过往流动客户,为加油站插上了增量“翅膀”。该站从2003年底收购初期日销量不足2吨,已经提高到目前的28吨,五年间增长14倍,已经迈进万吨站行列。  相似文献   
38.
一年时间,很长。对于劫后余生的灾区群众来说,"5·12"的惨痛记忆,仍然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年时间,很短。对于勇担责任的石油石化人来说,保供应、建家园分秒必争,倒下的房屋和井场、库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拔地而起。在地震过后的一周年时间里,石油石化人痛定思痛,演奏了恢复重建与支援重建的二重奏。  相似文献   
39.
以地下水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分析榆林市榆阳区萨拉乌苏组潜水区域水位动态的时空发育特征,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将研究区的浅层地下水划分为3个动态类型:水位强烈波动区(Ⅰ类)、水位中等波动区(Ⅱ类)、水位弱波动区(Ⅲ类)。研究不同动态类型区水位变化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地下水位动态与煤炭开采量、大气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认为:Ⅰ类区水位动态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水位动态变化较大;Ⅱ类、Ⅲ类区水位动态受大气降和煤炭开采的综合影响,水位动态变化较弱。在现有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区域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降水,其次是煤矿开采。  相似文献   
40.
为了提高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可靠性、扩辰干旱半干旱地区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关系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 值.目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对地下水的生态价值考虑不够,是造成地下水资源评价可靠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因此,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生态价值的概念,围绕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构建了面向生态的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体系.方法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系统的观点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质水量并重、地下水资源与其相关生态环境统一评价的3个原则;通过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集中参数型模型、分布参数型模型和基于地下水变化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4个模型,加上引进水量、水位与水质3个约束条件,以及开发基于GIS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信息系统的平台,对地下水资源、调蓄能力与生态环境效益进行整体评价与预警.方法体系注重了地下水的资源和生态的双重属性,强调地下水资源与相关生态环境整体评价和预警的一体化,突出了模型体系与GIS技水在区城地下水资源评价和相关生态环境评价的有效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