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2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高速轧钢机用轧辊早期失效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轧辊失效的原因是材料离心铸造过程中钒铁未能完全溶解,使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与硬度没有达到要求,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2.
采用冷坩埚真空感应熔炼方法进行NiTiNb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研究了冷坩埚熔炼过程中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熔炼过程元素损耗的特征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合金成分控制精度的方法。研究表明:较高的加热功率和多次熔炼有利于各组元的充分合金化;合金中C、O等杂质的含量随熔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真空度的提高而降低,且真空度的影响大于熔炼时间;较慢的熔体冷却速度会导致铸锭中出现柱状晶区,且冷速越慢柱状晶区与凝壳区尺寸均会相应增大;熔炼前期Ni和Ti剧烈反应所引发的飞溅将会加剧合金元素的损耗,通过对合金原料进行补偿修正可大幅提高成分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93.
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是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的重要仪器。为此,调研了国内外典型随钻地层压力测量仪的结构原理以及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国内2种自主研制产品已取得的重要进展:①西南石油大学和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共同研制的随钻地层压力测量系统的样机,室内模拟实验表明,该仪器最高耐压70 MPa,适用温度0~125 ℃,工作钻压0~250 kN,扭矩0~10 kN·m;②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研制成的SDC-Ⅰ型随钻地层压力测试器,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测试器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压力测量精度达到0.1%,温度测量精度达到±0.5 ℃,井下供电功率达到160 W,实现了随钻数据上传和井下存储功能,地面可随钻获取井下准确的环空压力、温度、地层压力和地层流度,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应用的条件。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内研制的产品在技术指标上还有一定差距:产品规格少,局限在Φ215.9 mm井眼中使用;仅适用最高耐压70 MPa,温度小于125 ℃的中深井井下环境。最后建议:国内应加大现场试验验证,加强合作交流,以便尽快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94.
汽车盘簧采用材料60Si2Mn,在服役10 h后盘簧发生断裂。为分析断裂原因,利用宏观分析、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断裂样品的断口与显微组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断裂样品硬度偏低,断口为脆性断裂,显微组织中存在较多铁素体及夹杂,并观察到大量的显微裂纹。  相似文献   
95.
96.
运用Fick第二定律为理论基础建立渗氮的数学模型,通过VisualBasic程序编程对其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得到的矩形方程进行求解,为实际生产中渗氮的工艺参数及优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7.
崔国栋  杨川  高国庆 《功能材料》2005,36(5):783-785
利用二极溅射的方法在不同衬底上沉积了Fe N O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先进实验分析手段对二极溅射沉积Fe N O薄膜的形貌与结构进行了分析。XPS和TEM的结果表明,薄膜的主要成分为FeO和少量的Fe16N2多晶体组成,生长上存在择优取向;表面均匀、致密、平整,晶粒大小在50nm左右。  相似文献   
98.
汽车扭簧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弹簧制造有限公司采用60Si2Mn生产的扭簧,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样品发生断裂,且成品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断裂现象,对这些断裂样品进行硬度、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样品的断裂主要由树枝状组织及表面产生的显微裂纹所致;使用过程中样品的断裂主要是由于受到树枝状组织及孔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Wh-1X井φ215.9 mm井眼井底6828 m(裸眼长1178 m)处溢流压井压开的压裂缝、侧钻井眼井底7114.65 m(裸眼长1464.65 m)放空处的洞穴裂缝均导致钻井液失返井漏,需井底堵漏。研究认为,砂泥岩互层的长裸眼井底桥接堵漏,要消减钻具在裸眼段对井底实施桥堵压开上部薄弱地层造成的卡钻风险,就要建立全裸眼井筒承压理念。首先钻具在技术套管内对井底以上的薄弱地层进行桥堵提高承压,然后钻具再进裸眼对井底进行堵漏,并配合使用旋转控制头技术措施消减卡钻风险。研究认为,桥堵材料的级配及使用浓度存在严重的缺陷是导致原井眼多次桥堵失败的根本原因,裂缝及洞穴裂缝桥接堵漏要取得成功,桥堵浆堵漏材料的级配和浓度必须满足头等尺寸材料的大尺寸和高浓度、种类多样的次等尺寸材料梯度匹配及合理浓度、高的桥堵浆总浓度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畅通的井眼通道对桥堵浆稠塞顺利到达漏层位置很重要。采用以上技术和原理,侧钻井眼通过2次钻具在套管内桥堵堵住了5650~5668 m、5830~5842 m、6279~6288 m三个漏层,一次钻具在裸眼内桥堵堵住了6644~6649 m及7114.54~7114.65 m井底放空段2个漏层,共计堵住了5个漏层,恢复了钻井作业并成功建井。   相似文献   
100.
线切割加工中断丝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模具加工中,由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在加工时不产生大的切削力,异形件便于加工,且加工效率较高,故应用比较广泛。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过程中,钼丝是在循环运动的,钼丝绕在贮丝筒上,再通过上、下线臂上的导向轮和导丝轮,循环一周再回到贮丝筒上。导向轮和导丝轮两端是轴承结构,使用时间长了或精度发生了变化自然引起导轮的跳动,会引起加工中的断丝现象。断丝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断丝又是线切割操作工最担心的事,轻则增加工作量,重则造成模具的报废。笔者对电火花线切割机在工作中断丝的原因和排除方法作以下归纳,仅供同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