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2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目前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377.3×108m3。其中,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0%以上,而岩溶型储层贡献最大。在对大量起控制作用的钻井岩心进行系统、详细的描述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镜下铸体薄片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作用的形成环境、成因类型、作用机理及岩溶型储层的特征。特定环境中沉积的具含量不一晶间孔隙的粗粉晶白云岩和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表生成岩期和埋藏成岩期岩溶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缝、洞的发育和保存程度是能否形成良好储层的关键,埋藏成岩期岩溶作用和构造裂隙主要在表生成岩裸露期形成的孔隙系统上叠加发育。储集类型可细分为裂缝-溶孔(洞)型,裂缝-孔隙-溶孔型和孔隙型,其中裂缝-溶孔(洞)型对储层贡献最大。优质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发育的马五13、马五12小层,平面上分布在中部的硬石膏结核盆缘坪相带。  相似文献   
22.
压实作用是使沉税物的孔隙度降低或使其比体积减小的作用、碳酸盐沉积物在上覆层负荷压力以及侧压力作用下,首先发生颗粒的机械破碎和变形,伴随压力和温度的升高,将进入化学压实作用或压溶作用阶段。压溶作用是通过颗粒接触点上的溶解以及溶解物质进入孔隙液体而扩散的机制来完成的。压实作用主要发生于成岩作用阶段,有的亦可在后生作用阶  相似文献   
2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纪末端变陡缓坡沉积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以南地区,奥陶纪时南有秦岭深水海槽,北为中央隆起南延段,其间地势平缓平距可达100km,为一末端变陡的碳酸盐缓坡。当处于高海平面时期,由于气候温暖潮湿,大气降水丰沛而且与广海连通性好,海水循环亦好。这时的整个缓坡环境发育泥晶灰岩、生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灰岩、球粒-团粒灰岩,间有生物礁、风暴岩等沉积。当处于低海平面和极低海平面时期,气候越来越料热干旱,雨量减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平面降低,缓坡与广海的连通受阻、海水循环受限,这时区内总体上以发育泥晶白云岩、粉晶白云岩为主,少量颗粒泥粉晶白云岩、泥粉晶颗粒白云岩、风暴岩等沉积,潮缘及浅缓坡的局部洼函内因CaCO4甚至NaCl过饱和,也可发育含膏质白云岩以至盐岩。缓坡以南的斜坡区则发育重力流成因的砾屑灰岩和巨角砾灰岩以及浊积岩等沉积。  相似文献   
24.
根据大量岩心薄片,铸体、物性等分析资料,从储集层岩石学、物性、孔隙结构。储层发育以及展布规律等方面,对四川盆地川中-川南过渡带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一1亚段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内储层主要发育白云岩,硬石膏质白云岩,少量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除白云石的晶间孔以外,主要以溶孔为主,物性较差,属低孔、低渗孔隙性储集层。雷一1亚段储集层白云岩均成夹层,产生于硬石膏岩层,或硬石膏岩、盐岩之中,形成“盐下孔隙性白云岩储集层”。  相似文献   
25.
中国南方在泥盆、石炭纪时,裂陷运动在被动陆缘和陆内产生许多裂陷槽,形成相对于浅水碳酸盐台地的台间斜坡——海槽深水沉积环境。台间海槽可分为继承性深水台间海槽和泥盆纪时发育起来的台间海槽;台缘斜坡分为跌积边缘型和沉积边缘型。文章描述了上述各深水环境相特征。从区域构造背景和海槽分布方向性、分组性、火山活动、断裂差异升降方面论述了斜坡——海槽的构造活动性。斜坡——海槽的深水沉积环境和岩相,提供了油气生成、储集、运移、圈闭、聚集和保存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6.
四川盆地震旦系储集层次生储集空间内化学充填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四川盆地震旦系储集层内的原生孔隙经过多期亮晶白云石胶结后基本消失 ,现今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缝占绝对优势 ,这些孔隙经过多期化学沉淀物的充填后极大缩小 (面孔率仅为 2 %~ 1 3% )。根据对充填物成分、晶体形态、形成顺序和地球化学等特征分析 ,可将次生孔隙内的化学充填物分为白云石和石英两类、共五期 ,它们分别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时期和不同的成岩环境之中 ,其中白云石期次多、含量丰富 ,石英较少。这些沉淀物的充填作用是储集层内次生孔隙难于保存的主要原因 ,残存的次生孔隙是储集层内的主要储集空间。图 1表 1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