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工业技术   7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为了降低多孔管高温烧结和长时间烧结对机体造成的有害影响,优化烧结工艺.通过筛选粉末和两段烧结法,与常规工艺相比,将锡青铜表面多孔管的烧结温度,降低100~200℃.新工艺获得的多孔层孔隙度高、当量孔径在30~45μm之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表面多孔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用新工艺烧结的表面多孔层质量好、结合强度高.分析了新工艺降低烧结温度的机理.  相似文献   
662.
为了查验一批进口铅精矿是否掺杂冶炼渣,分别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对元素组成及其大致含量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其中的主要物相、红外光谱分析其中的脉石矿物、偏光显微对其中的非脉石矿物进行识别,四种表征手段的联用,判定试样主要由铅精矿构成,但其中掺杂有湿法冶炼提取铅锌后的浸出渣。  相似文献   
663.
薄壳山核桃油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薄壳山核桃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用ABTS法测定薄壳山核桃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油中油酸含量最高,其次依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最小的是顺-11-二十碳烯酸,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到90%;品种ZL75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自由基清除率65.33%)。试验结果对抗氧化、防衰老植物的开发、利用以及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的栽培和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4.
徐宏  李达  张正松 《纺织导报》2016,(10):138-140
本文在防透涤纶长丝的研发基础上,优化防透单纤维的截面结构,以及防透涤纶长丝的复合结构和规格;制得了防透涤纶短纤维与棉纤维等亲肤性好的其他纤维的混纺纱线,由该纱线作为经纬纱织造、或由该纱线与防透涤纶长丝交织,制得兼顾防透视效果和服用舒适性、符合医护人员使用习惯的白色服装面料,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夏季衣着暴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5.
采用熔盐脉冲电沉积法在纯铌表面渗硅,利用辉光放电光谱仪(GDOES)、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不同电流密度对渗硅层厚度、成分、组织及相结构的影响,并对渗硅层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硅层厚度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超过100 mA/cm2厚度增加缓慢。渗硅层晶粒随电流密度的增加由粗大变得细小。渗层与基体结合紧密,渗层组织较均匀整齐,致密无孔洞。渗硅层由单相NbSi2组成,在(110)和(200)晶面上择优生长。NbSi2渗层提高了纯铌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666.
郭明波  徐宏  古宏晨 《功能材料》2005,36(4):633-635,638
利用乙酸乙酯作为均匀沉淀剂在钛酸钾晶须表面成功包覆了SiO2 无机层。利用SEM、FTIR、XRD、EDX等手段对钛酸钾晶须表面包覆层进行了表征和定量分析,并利用Zeta电位仪测试了包覆前后钛酸钾晶须的表面电荷情况。结果表明钛酸钾晶须表面形成了无机SiO2 层,并与晶须表面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包覆后晶须表面性质接近于SiO2,有助于钛酸钾晶须进一步表面偶联处理。  相似文献   
667.
随着环保政策对工业炉NOx排放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需要开发新型低NOx燃烧器,以对现有加热炉进行改造。本文介绍了燃气燃烧过程中NOx的形成机理,综述了燃料分级(再燃)燃烧、旋流燃烧、脉动供燃料燃烧、富氧燃烧以及温和与深度低氧稀释(MILD)燃烧等几种新型低NOx燃烧技术。结合石化管式加热炉结构和管内流体的特点指出:在不对现有炉子整体结构做改造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新型结构的燃料分级燃烧器能够减少加热炉NOx的排放;旋流技术能够强化反应物的混合与燃烧过程,然而其对NOx生成量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MILD燃烧技术在体积热强度高的加热炉上较容易实现。多种低NOx燃烧技术组合使用会取得比单一措施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68.
为研究不同的表面状态对HP40合金表面催化结焦的影响,分别以水蒸气、空气为预氧化气氛,对HP40合金试样进行了不同温度的氧化处理以及氧化后结焦实验。利用XRD,SEM,TEM对氧化层和焦炭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元素分析仪和拉曼(Raman)光谱仪对焦炭的碳氢比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试样经水蒸气氧化后,表面形成了针状、富铁氧化物; 经空气氧化后,表面形成颗粒状、致密的富铬氧化物,随氧化温度升高部分试样的氧化层出现了剥落,剥落后的疏松、多孔表面对催化结焦有强烈的促进作用。焦炭主要为典型的催化丝状焦,焦丝的直径约80 nm,还含有少量的热裂解焦;焦炭缩合度较高,由有序状炭和无序状炭共同构成,且石墨化程度低。不同的预氧化气氛对合金表面氧化状态影响较大,但是对后续结焦过程,焦炭的形貌和结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69.
郭兆阳  王元华  徐宏  史永红  郭超  杨胜 《化工学报》2012,63(8):2365-2374
针对10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用四进口“浴缸式”急冷废热锅炉现存问题,采用稳态与瞬态CFD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急冷废热锅炉进口分配器内的流动状况。比较了圆形截面和椭圆形截面分布管对流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分布管截面椭圆度时废热锅炉换热管内的气体分配不均匀性及分配器内的低速区、停留时间、涡量和湍流耗散率。采用综合考虑涡量、湍流耗散率和气体分配不均匀性的量纲1化综合性能指标比较各结构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当分布管椭圆度e在1.12~1.2之间时气体流动状况较佳。  相似文献   
670.
烧结型多孔表面管外池沸腾传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兆阳  徐鹏  王元华  徐宏  曾宪泰  杨胜 《化工学报》2012,63(12):3798-3804
实验研究了热通量为0.1~160 kW·m-2时,去离子水在光管及烧结型多孔表面管管外的池沸腾传热特性,分析了换热管布置方式(垂直与水平)、管径大小(20、25和32 mm)与多孔层颗粒尺寸(30~105 μm)对池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去离子水在多孔管表面的起始沸腾过热度小于光管,比光管低3 K左右;多孔表面管可明显强化核态沸腾传热,其沸腾传热系数可达光管的3~4.5倍;大热通量下,换热管水平布置时的传热效果较垂直布置佳,且布置方式对多孔管换热效果的影响比对光管的影响小;随管径增大,光管与多孔表面管的沸腾传热系数降低;大颗粒尺寸多孔层的强化效果优于小颗粒尺寸多孔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