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工业技术   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酮连氮水解制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讨论了酮连氮水解制备肼的各种方法及催化剂对本酮连氮水解和肼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用作新型高密度燃料的高张力笼状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密度燃料高张力笼状烃,概述了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初步评价其作为高密度燃料和燃料添加剂的性能。由于该类化合物密度较大,燃烧热值高,分子内有张力能存在,因而研究人员期待此类化合物能显著提高现有燃料的体积热值,并做了相应的研究工作。目前,高张力笼状烃作为高能燃料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燃料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3.
超临界状态下吸热碳氢燃料正十二烷的催化裂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超临界状态下,采用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对正十二烷的催化裂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裂解温度、压力与正十二烷转化率、气液相产物的关系,以及积炭量与反应压力、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状态下,在400℃-500℃之间进行反应时,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气体产率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以400℃~450℃之间尤为明显。转化率、气体产率随压力的升高而降低。450℃是较适合的反应温度。在超临界条件下,反应物流正十二烷成为超临界流体,可以将反应过程中生成结焦或积炭等难溶物的前驱体溶解,随反应物流流出催化荆孔道,减少催化剂上的积炭量。  相似文献   
74.
全氟聚醚(简称PFPE)是未来航空涡轮发动机润滑的最佳候选耐高温功能液。但在高温下,有金属铁及其合金存在时,全氟聚醚会发生降解并腐蚀金属铁及其合金。对具有不同平均分子量的K型全氟聚醚基础油在300℃下的腐蚀性进行了测试,显示全氟聚醚对金属的腐蚀性与其平均分子量无关。合成出全氟聚醚修饰的胺、硫醚、苯醚和噻唑4种腐蚀抑制剂,重点评价了它们的抗腐效果。添加剂的加入量对其抗腐蚀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噻唑类添加剂能够完全抑制全氟聚醚基础油腐蚀不锈钢试片。  相似文献   
75.
利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Ru改性的Ni/Ce_(0.8)Pr_(0.2)O_2催化剂,并通过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探究了Ru改性对Ni/Ce_(0.8)Pr_(0.2)O_2催化剂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Ru的加入有助于降低NiO的还原温度,NiO与Ru作用紧密,因而Ru具有提高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作用。在600℃、水与乙醇摩尔比为4、乙醇气相空速为69 900m L/gcat·h时,Ru改性的Ni/Ce_(0.8)Pr_(0.2)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醇转化率且能得到较好的甲烷及CO_2气相产率。  相似文献   
76.
余锐  刘显龙  史成香  潘伦  张香文  邹吉军 《含能材料》2022,30(11):1177-1176
桥联富氮杂环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能量密度,是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材料,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和报道。其中,亚氨基(—NH—)作为桥联单元,不仅能提高化合物的生成焓和能量密度,还能通过桥联的亚氨基形成氢键而降低感度,构建高能低感含能材料。本文介绍了亚氨基桥联富氮杂环化合物及其盐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这些含能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和爆轰性能,对亚氨基桥联富氮杂环化合物未来的发展潜力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从而为亚氨基桥联富氮杂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究煤直接液化油提质转化制备航空航天燃料的适宜生产工艺,以神华煤直接液化油为原料,针对其硫含量较高、氧含量高、不饱和度大等特点,提出了"碱洗提酚-加氢脱硫-加氢饱和"的工艺流程。采用自主研发的NiMoW/Al2O3和Pd/Al2O3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加氢的方法,对脱硫和饱和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氢脱硫最适宜反应条件为5 MPa,300℃,加氢饱和的最适宜反应条件为4 MPa,210℃。所得产物油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净热值,耐热温度可达550℃且具有很好的热氧化安定性,具有作为优质航空航天燃料的潜质。  相似文献   
78.
航空燃料超临界热裂解过程中焦炭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国产航空燃料RP-3在超临界热裂解条件下焦炭形成的规律和性质,总结了焦炭的形成机理和形成过程。示差扫描量热仪测定结果显示,5MPa下RP-3燃料的起始裂解温度为471.8℃;程序升温氧化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焦炭中有3种不同的焦炭,分别为富氢吸附碳、无定形碳和纤维焦炭;超临界流体对焦炭前体和沉积的焦炭有较强的萃取及溶解能力,可携带90%以上的焦炭;用X射线能谱分析剥离下来焦炭的结果显示,焦炭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7.09%和11.12%的铁、铬原子,说明金属发生了渗碳现象;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RP-3燃料及其裂解液的分析结果显示,裂解液中烷基苯和烷基萘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9.
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ZSM-5型分子筛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的催化裂解反应,考察了裂解温度、压力及正癸烷进料流量与反应转化率、气相产物收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400~500℃时,反应的转化率和气相产物收率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以400~450℃时尤为明显;超临界状态下正癸烷催化裂解所产生的气相产物收率随裂解压力的升高而减少;裂解时生成的产物主要为C3、C4、甲苯和乙苯。反应后生成大量小分子烃类,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80.
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燃油标准的不断提高,燃油低硫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氧化和吸附脱硫与加氢脱硫相比,能够节约投资和操作成本50%左右。对近年来这两种脱硫方法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论述,主要涉及脱硫机理,氧化剂或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效果。催化氧化脱硫能脱除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难于脱除噻吩类化合物;吸附脱硫则因吸附剂的不同,含硫化合物的脱除顺序有所不同。基于这两种脱硫方法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燃油深度脱硫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