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CrCl3·6H2O作为铬源,通过添加强碱制备出大比表面积(312.70 m2·g-1)、高孔隙率(0.48 cm3·g-1)的介孔Cr(OH)3,并研究了其对溶液中钒(V)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pH在2.0~9.0、钒离子浓度为100~500 mg·L-1时,采用该吸附剂均可实现溶液中钒离子的高效去除。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钒去除率接近100%,钒离子浓度可由500 mg·L-1降至0.81 mg·L-1。吸附热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Cr(OH)3对钒离子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级数为拟二级。  相似文献   
82.
孙科  刘慧卿  王腾  张红玲  谢建勇 《石油学报》2020,41(10):1238-1247
由于致密油藏的地质特征、渗流特征、开发特征及生产特征均有别于常规油藏,因此亟待建立适应于致密油藏压裂水平井开发的生产动态分析及可采储量预测方法。以致密油藏压裂后的衰竭生产特征为基础,根据油藏工程基本理论,应用物质平衡与动态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简便且广泛适用的致密油藏压裂后衰竭开采单井可采储量预测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井最小含水率一定的条件下,单井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与含水率变化有关。通过绘制关系图版,发现投产初期含水率降低速度较快,随着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不断上升,含水率下降速度逐渐减缓,且单井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及含水率均随最小含水率的减小而降低。当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为1时,生产井含水率降至最小含水率。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X区块的12口致密油井为例,应用该方法分别预测了单井可采储量,计算了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并通过对比其中2口生产井的理论图版曲线与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此外,基于提出的理论与方法,预测了2口实例井的生产动态,并分别得到了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与含水率之间的生产动态关系曲线,用以评估油井当前生产状态并预测生产趋势。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采用酶解法(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提取刺参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polysaccharides,SJP),以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并研究其清除活性氧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机制。以Fe~(2+)-Vit C系统诱发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以丙二醛(MDA)为指标测定SJP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测定SJP的还原力及其对Fe~(2+)的螯合作用;以H_2O_2-Fe~(2+)体系为羟自由基(·OH)生成系统,测定SJP清除·OH的能力;用滴定法测定SJP清除过氧化氢(H_2O_2)的能力;用氮蓝四唑(NBT)法测定SJP清除超氧阴离子(O_2·~-)的能力。研究表明:SJP可抑制MDA生成;SJP具有一定的还原力和较弱的Fe~(2+)螯合作用;另外,SJP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明显清除·OH、H_2O_2和O_2·~-。SJP能通过抗氧化、清除活性氧(ROS)来保护线粒体,具有保护机体的功效,这是SJP保护线粒体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4.
采用硫酸铵焙烧-水浸法回收二次铝灰中的铝是实现其无害化与资源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二次铝灰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要求尾渣氟的浸出毒性满足国标要求(无机氟化物质量浓度低于100 mg/L)。二次铝灰中氟的浸出毒性远高于100 mg/L,故需深入研究二次铝灰硫酸铵焙烧-水浸提铝过程氟的迁移规律。借助复合氟离子电极、XRD、XPS、SEM和XRF研究了二次铝灰硫酸铵焙烧-水浸提铝过程氟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延长焙烧时间、提高焙烧温度、增大硫酸铵配比可促进二次铝灰中的氟进入焙烧尾气;延长浸出时间、提高浸出温度、增大液固比有利于降低浸出渣中氟的含量和占比。在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2 h、物料配比6: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80 min、液固比6:1条件下,二次铝灰中43.85%的氟以气态形式进入尾气,23.92%的氟进入浸出液中,32.23%的氟以AlF3和AlF3?3H2O形式残留在浸出渣中。焙烧尾气经脱氟、喷淋吸收,可转化为硫酸铵;浸出液脱氟后可制备聚合硫酸铝,用作水处理剂;浸出渣的浸出毒性符合国家标准,可用作建筑材料,从而实现二次铝灰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5.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4提高至0.516,系数提高0.032。研究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直接相关:自流灌区冬灌灌溉灌水量为21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175;扬水灌区冬灌灌灌水量为12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604。因此,合理制定灌区灌水定额,特别是冬灌灌水定额,可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宁夏自流灌区冬灌灌水量偏大,造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6.
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不仅选择了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影响因素,而且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几个主因子来代替所有影响因素的信息,从而达到了降维、简化数据的作用。而通过因子解释将影响因素归类分析,能够更加明确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以压后日增油量为压裂效果评价标准,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评价方法,克服了由于人的主观因素等方面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对现场采取压裂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7.
铬酸钾氢还原固相煅烧法制备高红外反射率氧化铬绿颜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K2CrO4为原料,通过氢还原固相煅烧法制备了体积平均粒径为3.991 mm的Cr2O3绿颜料,考察了中间产物粗料CrOOH和细料Cr(OH)3及煅烧过程中煅烧温度、添加剂P2O5和TiO2对红外反射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CrOOH煅烧所得Cr2O3的反射率较高,且随温度升高,红外反射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在最佳煅烧温度1150℃时达60%;在该温度下,通过添加P2O5和TiO2在高温下煅烧,Cr2O3绿颜料的红外反射率提高到70%,产物中出现了KCrPO7和(Cr, Ti)2O3新相,促进了红外反射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8.
通过考察800°C下固体三氧化二铬(Cr_2O_3)在等摩尔CaCl_2-NaCl熔盐中的电还原过程,得到一个更高效的金属铬制备工艺。利用循环伏安和恒电势电解法考察负载Cr_2O_3的金属空洞电极的电还原过程,并考察影响Cr_2O_3电解速率和电解程度的重要电解参数。结果表明:CaCl_2-NaCl熔盐可用作直接电解Cr_2O_3制备金属铬的熔盐;电解参数对电解产品质量影响明显。在最佳电解条件下,得到氧含量为0.5%(质量分数)的节支状金属铬产品,且X射线衍射法没有检测到任何碳化铬存在。此外,CaO较高的溶解度和CaCr_2O_4较快的晶体生长速率导致大颗粒片状CaCr_2O_4的生成。与纯CaCl_4相比,在CaCl_2中添加NaCl可明显改变电解过程和产物形貌。  相似文献   
89.
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石油开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更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的应力敏感性,以变径毛管束模型为基础,从理论上证明低渗透储层的强应力敏感性;并通过保持围压不变、改变流体压力的试验方法研究有效应力、孔隙结构及应力加载方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详细研究不同储层条件下的应力敏感性对油田生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变化对孔隙度的影响较弱,而对渗透率的影响较大,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应力敏感性更强;储层应力敏感性与孔隙结构、有效应力及其加载方式密切相关;渗透率越小、有效应力越大、应力加载速度越快,则储层的应力敏感性越大,且随着有效应力的减小,渗透率存在永久伤害,难以恢复至初始值;生产井的生产压差与应力敏感系数呈指数关系,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渗透率越小,应力敏感性越大,对油田生产的影响越大,而油藏韵律性对储层应力敏感影响较小。该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开发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0.
通过分析煤矿计量数据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研究了一套计量数据采集及管理系统模式,可以满足资源共享、远程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计量数据的准确性等需求,实现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