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工业技术   58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芝麻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在吸收了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白酒酿造精髓的基础上独创了新的酒体风格特点,该香型白酒香气幽雅、酒体丰满、风格独特。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转变,绵柔型酒体受到市场的普遍青睐。本文以乾隆江南绵柔芝麻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绵柔型芝麻香独特的风味物质体系,分析了其形成的工艺基础,构建了绵柔型芝麻香白酒的酿造理论。  相似文献   
52.
黄金生  张建良 《丝绸》1999,(9):23-24
90年代世界无梭织机发展迅猛,全国丝绸行业引进了相当数量的剑杆、片梭、喷气织机以及相配套的化纤、真丝前道设备。高速高效的装备水平,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产品升级换代,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是现代纺织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重点介绍意大利C401剑杆织机配套设备R362/S型真丝倍捻机的特征及倍捻工艺,以期抛砖引玉,相互交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完善。1 主要技术特征R362/S型真丝倍捻机由意大利RATTI公司设计制造,其主要技术特征如表1:表1机型R362/S锭数(锭)288 双层长度(mm)17760…  相似文献   
53.
基于粉末煅烧技术合成FeTiO3和FeTiO3-Fe2O3固溶体体系,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150℃,以固溶体合成物为原料研究FeTiO3-Fe2O3固溶体体系等温碳热还原过程,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还原产物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内部成分均匀.钛铁矿的摩尔分数x越小,xFeTiO3-(1-x) Fe2O3固溶体碳热还原反应越易进行,并且反应速率最大值越大.在反应初期,假板钛矿相(FeTi2O5-Fe2TiO5(Fe3Ti3O10))作为过渡相一直存在,至金属Fe和钛铁晶石Fe2TiO4生成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4.
高压断路器执行机构所产生的振动信号蕴含着丰富的机械状态信息。针对传统基于浅层的振动信号分析法存在特征提取和泛化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混合深度网络。该网络利用卷积层对原始振动数据进行特征转换,结合门控循环单元的局部时域特征表示能力,对故障敏感特征进行提取。通过对10 kV真空断路器振动信号的分析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网络模型在ROC曲线和PR曲线上的诊断性能要优于广泛应用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法。这种端到端的故障诊断策略通过振动信号特征的深度映射能够有效提高机械状态故障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55.
腐蚀是湿法脱硫(WFGD)烟气系统中较突出的问题,材料选择至关重要.ND钢和不锈钢316L耐蚀性能的强弱是电力行业的一个困惑,文献的结论互相矛盾.调查、分析了实际湿法脱硫烟气系统的腐蚀环境条件和不同文献的试验研究条件,对产生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作了初步探讨.用实际烟气系统冷凝液对316L不锈钢、ND钢和20钢进行浸泡腐蚀试验,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能明显强于ND钢和20钢.  相似文献   
56.
钢铁企业面临严峻的二氧化碳减排形势,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势在必行,钢铁企业提前布局二氧化碳减排战略对企业生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国内钢铁企业对减排二氧化碳技术的重视,从国内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现状出发,介绍了欧洲、日本等国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同时从设备、原燃料、高炉操作等角度分析了国内高炉减排二氧化碳的技术现状,并对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介绍。研究认为探索焦炉煤气和生物质喷吹技术、生物质直接还原技术和废塑料喷吹技术,促进高炉渣余热回收、推广烧结矿竖式冷却余热回收技术和高富氧高炉结合碳捕集封存技术等对于二氧化碳减排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析高炉炉缸侵蚀特征及其共性原因,基于京唐1号高炉和通才3号高炉的现场数据,分别计算了炉缸侧壁炭砖残余厚度和死料柱漂浮高度,明确了炉缸炭砖的侵蚀原因,证实了炉缸炭砖的侵蚀部位。结果表明,当死料柱透气性变差时,炉底温度逐渐降低,铁水环流加重,造成了耐火材料的异常侵蚀;由京唐1号高炉死料柱根部位置和炭砖侵蚀位置的关系,证实了死料柱根部对应炭砖易受到异常侵蚀,即铁口中心线下方1~3 m。由于死料柱物理状态和漂浮状态随生产参数和高炉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侵蚀部位也随之变化,故应稳定原燃料条件及生产参数,并建立死料柱漂浮高度和炭砖残余厚度的实时监测机制,从而保证高炉安全生产,实现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58.
在包钢2号高炉炉身九段用了8块铜钢复合冷却壁进行工业试验。2年5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冷却强度要大于普通铸铁冷却壁的冷却强度;②铜钢复合冷却壁结渣皮需20~30min,而铸铁冷却壁结渣皮需3h或更长时间,且铜钢复合冷却壁无损坏,无断水现象;③高炉煤比升高的情况下燃料比基本保持不变,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使用可以满足高炉炉身冷却需求。  相似文献   
59.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以及在高热负荷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与铜冷却壁相比,铜钢复合冷却壁的传热能力仅下降1.17%;冷却水对流换热在冷却系统中占绝对主导地位,99%的热量是通过冷却水带走,距离热面最近的水道铜面起主要作用。②铜钢复合冷却壁抗热变形能力较好,在无渣皮保护的极限工作条件下,铜钢复合冷却壁的热变形量大约为铜冷却壁的一半,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铜钢复合冷却壁的界面处的应力值较大,爆炸焊接结合的铜钢材料,在界面处行成波状结合界面,很好地保证了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60.
山东墨龙引进澳大利亚力拓HIsmelt工艺历时9年,经过9次开炉过程,在工艺流程、核心设备、操作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创新,2017年下半年首次实现了连续工业化生产。稳定连续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10d,超过力拓HIsmelt工艺的68 d;日产量最高达到1930 t/d,超过力拓HIsmelt工艺的1 834 t/d;稳定生产时,平均日产铁量为1 550 t/d,煤耗保持在950 kg/t左右,含铁原料消耗保持在1500 kg/t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