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工业技术   3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介孔硅MCM-41为载体、无水乙醇为溶剂、氯化铝为促进剂,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Al/MCM-41催化剂。利用XRD、XPS、TEM、FTIR、N2吸附-脱附、NH3-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Pt-Al负载顺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硅氢加成反应。结果表明,Pt和Al的负载顺序不同会影响催化剂的有序度、Pt颗粒的分散程度和酸性,其中,Pt-Al/MCM-41催化剂的有序度和Pt颗粒的分散程度相对最好,酸性相对较强。在七甲基三硅氧烷与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硅氢加成反应中,不同催化剂对七甲基三硅氧烷的转化率影响顺序为Pt-Al/MCM-41 > Pt+Al/MCM-41 > Al-Pt/MCM-41 > Pt/MCM-41。  相似文献   
52.
负载固相的催化剂因其简便的分离循环操作以及可观的催化性能而广受关注,但存在反应活性较差、金属流失量较大、催化剂制备成本较高等问题。本文首先从不同负载材料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该类催化剂最新的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载体的表面性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膦配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新型的单原子催化剂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分析表明:具有"类均相"特点的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催化活性很好,而超支化聚合物功能化的磁性纳米催化剂的稳定性更佳。另外还对负载型铑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多孔有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的理解,以便对其更好地表征;借助一些先进的表征技术如高角环状暗场扫描透射电镜和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来深入研究载体结构对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丙烯酸丁酯固相接枝PP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接枝聚丙烯(PP-g-B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丁酯(BA)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链的引入起到成核的作用,使聚丙烯(PP)的结晶峰温升高;随接枝率的增大,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54.
深孔岩心钻探装备配置应用技术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国内地勘钻探施工企业普遍开始对岩心钻探装备进行更新和升级的背景下,通过广泛调研,对深孔岩心钻探装备的配置、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我国深孔全液压动力头钻机等装备的研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增容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PP-g-GMA)对聚丙烯(PP)/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r-PE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r-PET共混体系中,r-PET起到异相成核的作用,PP的结晶峰温升高,半结晶时间减少;增容剂PP-g-GMA的加入使PP/r-PET的结晶温度降低,半结晶时间增大,但降低了PP的结晶活化能。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讨论了煤层气特别是瓦斯气的各种浓缩技术的优缺点,指出由于甲烷的爆炸极限的存在而难于安全生产,介绍了一种新的煤层气浓缩分离方法和综合利用方案,使得煤层气的回收既安全又运行成本低。  相似文献   
57.
常温COS水解催化剂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压微反装置对失活的COS水解催化剂进行了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当失活催化剂在550℃焙烧3h,然后浸渍再生剂、干燥、焙烧再生后,再生催化剂具有足够高的转化率(可达新鲜催化剂90%以上)和良好的活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据统计我国甲醇生产厂已达200多家,并仍在继续增加,所用甲醇合成催化剂为铜基催化剂。该类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条件温和、但对于原料气的纯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硫、铁、镍和氯等杂质非常敏感,极易引起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失活,硫及氯对催化剂的影响已引起广大厂家的高度重视,而羰基铁、镍由于受分析条件限制,被广大厂家所忽视,脱除原料气中的羰基铁、镍能有效地延长甲醇合成催化剂的寿命,降低粗甲醇中的杂质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管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9.
用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Gd2O3/ME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用SEM观察了Gd2O3纳米粒子在MC尼龙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用XRD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用原位分散聚合法制备Gd2O3//ME尼龙纳米复合材料是可行的,Gd2O3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MC尼龙基体中,团聚情况较少;(2)GD2O3纳米粒子没有改变MC尼龙的结晶形态,但使其晶格尺寸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3)纳米Gd2O3的加入可明显改善MC尼龙的力学性能,对MC尼龙同时具有增强和增韧双重效果.随着纳米Gd2O3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纳米Gd2O3用量为0.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比MC尼龙基体提高19.6%、47.2%、19.7%、9.3%%和11.7%.  相似文献   
60.
合成气脱羰基铁、镍技术及吸附剂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合成气脱羰基铁、镍技术及吸附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结果。试验表明 ,QXJ - 0 1型吸附剂具有较好的脱Fe(CO) 5、Ni(CO) 4的能力 ,达到了国外K30 6的水平 ,可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