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控制轧制工艺很大程度取决于轧制条件、轧后冷却。该文通过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变形量、轧后冷却对45钢相变温度Ar_3、Ar_1的影响试验,找到了对相变温度Ar_3、Ar_1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正确制定在定径机上进行控制轧制的工艺提供了数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成都无缝钢管厂12~1/2~″和8~1/2~″周期式轧管机投产以来,通过管坯生产工艺的改进、环形加热炉的修建、采用毛管预压轧工艺、主轧机系列的改造,以及变形分布的优化等技术开发,使轧机产量和产品质量得到提高。目前,产量已超过设计能力30%,可以生产20余种特殊管材,例如  相似文献   
13.
<正> 文章提出的轧管方法,在钢管轧制过程中其中心线与轧辊孔型中心线保持重合。这就使得能够提高钢管的外径及壁厚尺寸精度,同时还可获得光滑的外表面,无压皱及其它缺陷。钢管在有2个工  相似文献   
14.
油气田干支线管网一般为树状连接,对油气田干支管网优化布局的目标是寻找管网投资最少的树状管网布置方式,实质上就是以管网初步连接图为依据,以管道造价为权值,求管网投资最小的生成树。可采用单亲遗传算法(Single Parent Genetic Algorithm,SPGA)和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FS)相结合对问题进行求解。算例计算表明,采用新方法进行集输管网的优化设计,所建模型实用、可行,采用的两种优化算法求解对应数学模型有较好的适应性,能以较高的计算效率获得问题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16.
<正>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无缝钢管组与成都无缝钢管厂于1983年12月21日至27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行星斜轧管机技术讨论会”。国内有关的科研、设计、制造部门及高等院校等27个单位计6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资料、论文37篇。行星斜轧机作为一种新的大压下量轧机在七十年代初由西德研制成功后,首先用于棒材生产,并于近两年推广到无缝钢管生产领域,在1982年和1983年初已有两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无缝钢管组与成都无缝钢管厂于1983年12月21~27日在成都联合召开了行星斜轧管技术讨论会。国内有关的科研、设计、制造及高等院校等27个单位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共37篇。行星斜轧机在七十年代初由联邦德国研制成功后,首先用于棒材生产,并于近两年推广到无缝钢管生产领域,目前已有两台φ250mm轧机相继在西德和美国投产。据报道,该轧机具有道次压下量大,节省能源,产品精度高,结构紧凑,可实现连续轧制,适于轧制难变形金属等优点。现在国内也有两台轧制棒材的行星斜轧机投入正常生产,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长芯棒的冷却及润滑装置包括将冷却剂加在芯棒上的设备,带斜置辊的芯棒输送辊道、芯棒干燥设备及后面连续布置的2台涂油机。涂油机安装在罩内,该罩在辊道中心高度处开有窗口及润滑油输入  相似文献   
19.
<正> 在热轧周期轧机上生产的无缝钢管,其周期头重量的计算无论对轧制表的编制或是对切头率的控制都有直接的关系。长期以来,周期头重量的计算一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估计法,即是以钢锭重量决定周期头的重量,一般情况是周期头占钢锭重量的8—10%。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定的工艺状况,一旦工艺条件改变,例如轧制同种钢管采用不同锭重或同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名教师,是电脑应用和音乐的初级发烧友,只是作为一名教师,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在这两方面只能量力而行。我曾于2005年9月购入了一台4999元的联想旭日C510系列(具体型号已经记不清了),用起来相当好只是今年3月份在办公室里被盗。由于有了使用联想笔记本电脑的经验,所以在网上多方了解后,最后又把目标锁定在了联想旭BC430M—EX,今年4月,这款机型的市场价为399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