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含夹层盐岩蠕变特性试验及其本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某拟建盐穴储库围岩含夹层盐岩的蠕变特性,对该库址含泥岩夹层盐岩、纯泥岩和纯盐岩3种岩芯试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下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分析了其蠕变变形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含夹层盐岩初始蠕变阶段的持续时间大于泥岩试件而与盐岩试件基本相同,即第1蠕变阶段的持续时间主要由层状盐岩试件中盐岩体部分决定;第2蠕变阶段的稳定蠕变速率则随着泥质夹层含量的不同呈现较大的差异,在相同应力条件下,含泥质夹层盐岩试件的蠕变速率小于盐岩而大于泥岩。根据3种岩样第2蠕变阶段的蠕变特性,基于含泥质夹层盐岩试件中泥质夹层的体积分数,推导了含夹层盐岩蠕变力学参数与纯盐岩及纯泥岩蠕变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核废料对环境和人类安全具有较大危害,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常常是困扰人类的棘手问题,目前认为有效的处理方式是深部埋藏处理,利用盐穴进行核废料的深埋处理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盐穴就是在地下盐层中通过钻井,利用水循环的方法,将盐层溶解,最终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空洞。利用地下盐穴可以进行各种工业废料的埋藏处理,特别是对具有放射性污染的核废料。建设埋藏放射性核废料的盐穴需要选择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封闭性的盐层中,造穴方式主要是通过水溶洗盐形成地下溶洞。埋藏核废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特定工艺才能完成,放射性核废料埋藏处理后需要进行监测以防止产生污染事故。一般来说,由于地下盐穴埋深大、盐穴封闭性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用盐穴进行核废料的埋藏具有费用低、容量大、占地少、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推广应用的核废料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ҹ�dz������Դ����������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国浅层气资源及气藏类型丁国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廊坊分院)浅层气指埋深浅于1500m的各类天然气资源,主要包括生物气、油型气、煤层甲烷气、水溶气等。我国的浅层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南方小型中新生代盆地、东部含油气盆地、柴...  相似文献   
14.
15.
盐穴储气库溶腔收缩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穴储气库在运行过程中溶腔周围的盐层受到地层压力和溶腔内压的多重作用而产生应力变化。由于盐层具有蠕变特性,并且溶腔内压力始终小于周围岩层的地层压力,因此溶腔周围盐层会产生指向溶腔内部的位移而导致溶腔收缩,从而引发储气库单腔库容和工作气量的变化。溶腔的收缩可以通过盐层蠕变测试结合数值模拟进行预测。通过对国内某盐穴储气库实际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和溶腔运行模拟预测发现,溶腔建成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快速收敛阶段,后期收敛速度较为平稳并有逐步减缓的趋势。运行10年,溶腔的体积缩小逾8%,对应的储气库库容和工作气量也将减少8%以上。因此在盐穴储气库运行的初期,必须密切注意溶腔蠕变,制定合理的运行参数,确保溶腔快速收缩阶段的溶腔稳定。在中后期必须新建溶腔,以弥补因溶腔收缩而减少的库容量及工作气量。  相似文献   
16.
用聚乙二醇 - 40 0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异硫氰酸烯丙酯 ,不经分离直接与对肼基苯磺酸钠反应制得化合物 N-烯丙基 - N′- (氨基对苯磺酸钠 )硫脲。方法简单、经济  相似文献   
17.
“西气东输”二线调峰应急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气东输二线(以下简称西二线)作为中国第一条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面临储气调峰的问题。作为保障安全供气的储气库系统,与西二线输量相匹配的储气库系统年周转气规模应达到其输气量的10%~20%,即年工作气规模应该在30×108 m3以上。西二线管道线路长,安全保障要求高,因此调峰手段和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针对西二线的主要调峰和储气手段应为地下储气库和LNG,应急保障手段应可以考虑利用中国西部气田进行应急供气。储气库选址应尽量靠近管道下游,应以气藏、含水层和盐穴为主,尤其在南方中小型沉积盆地中的储气库选址重点考虑含水层储气库。LNG应尽量选择在管道末端的下游,可以与地下储气库相结合,确保西二线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任11井潜山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利用潜山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在国外也很少见。借鉴华北雁翎油田注气矿场试验经验,结合国外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主要理论基础,对双重介质潜山油藏注气驱动机理、库容及损失量、建库过程控制和建库周期等进行了评价研究,解决了潜山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多项技术难点,初步建立了一套双重介质潜山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快推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设是持续提升储气调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选址、设计、建设与运行面临一系列重大科技挑战。为此,在概述国内外储气库理论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以陆相沉积、中深层复杂断块为主的建库目标,提出了储气库科学建设亟待创新的交变载荷储气地质体动态密封、高速注采渗流、大井眼注采井高质量建设和地下地面注采全系统完整性监测等重大理论技术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我国储气库建设理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深化以动态密封性评价为核心的储气库地质理论体系攻关;(2)持续开展中低渗储层高效建库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3)加强注采转换灵活、高效和低能耗地面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国产化;(4)创建以微地震监测为核心的地层—井筒—地面“三位一体”风险实时预警技术;(5)加快开展储气库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调峰运行技术攻关。结论认为,随着我国储气库类型多元化、储气空间日益复杂化、储气库功能多样化,开展储气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十分必要。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将大幅提升储气库运行效率、降低建库投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下储气库现状与发展展望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丁国生  谢萍 《天然气工业》2006,26(6):111-113
地下储气库包括枯竭油气藏、含水层、盐穴和矿坑等四种类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应用技术,目前地下储气库技术正朝着以下趋势发展:①加强气库的上下游协调优化,提高储气库的协调能力;②加强地下储气库优化管理,提高储气库的利用效率;③在油藏和含水层储气库领域进行实验和摸索;④盐穴储气库建库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地下储气库技术发展已有近10年的历史,在气藏改建储气库方面技术基本成熟,但在油藏改建储气库、含水层建设储气库和盐穴建库方面还存在着技术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由于中国主要天然气消费区建库目标资源缺乏,因而储气库的建设在技术和建库目标资源两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15年内,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激增将促进储气库需求量的不断加大,预计将有300×108m3工作气的储气库建库需求量,应在满足调峰和应急供气的基础上向战略储备延伸,并在中国中东部形成区域协调的地下储气库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