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数理化   1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o50Fe50-xSix合金的结构相变和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津  赵毅  谢文法  段羽  陈平  刘式墉 《物理学报》2011,60(10):107203-107203
利用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介于B2结构CoFe低有序合金和L21结构Co2FeSi高有序合金之间的Co50Fe50-xSix合金的结构相变、磁相变、分子磁矩和居里温度.采用考虑Coulomb相互作用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方法计算了合金的能带结构.研究发现,合金出现较强的原子有序倾向,表现出较强的共价成相作用.合金的晶格常数、磁矩、居里温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地降低,极限成分Co2FeSi合金的分子磁矩和居里温度分别达到5.92μB和777 ℃.原子尺寸效应导致合金晶格发生变化,但并未成为居里温度和分子磁矩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子磁矩的变化符合Slater-Pauling原理,但发现原子磁矩的变化并非线性,据此提出了共价成相对磁性影响的观点.采用Stearns理论解释了居里温度的变化趋势,排除了原子间距对居里温度的主导影响作用.能带计算的结果还表明,Co2FeSi作为半金属材料并非十分完美,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自旋极化率降低的问题.发现该系列合金的结构相变和磁相变随着成分的变化聚集在窄小的成分和温度范围内. 关键词: 磁性 Heusler合金 结构相变  相似文献   
42.
采用Li3Nn型掺杂层作为电子注入层的OLED器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有机半导体材料特别是有机电子传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较低,从而影响了有机发光器件的亮度、效率等性能.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器件性能必须增强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对有机电子传输材料进行n型电学掺杂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子的注入和传输能力.本文利用Li3N作为n型掺杂剂,以掺杂层Alq3:Li3N作为...  相似文献   
43.
采用Li3N掺杂电子注入层Alq3:Li3N,制作了一种结构为ITO/Alq3Alq3:Li3N/Alq3/NPB/MoO3/Al的倒置底发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ITO玻璃作为透明阴极,金属Al作为顶部阳极,在ITO阴极与电子传输层之间加入Li3N n型掺杂层,改善了该器件的电子注入和传输能力;在Al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  相似文献   
44.
通过采用4,4’,4”.三(N-3-甲基苯基-N-苯基氨基)三苯胺(m-MTDATA)掺入MoO。作为器件的空穴传输层来提高酞菁铜(CuPc)/C60小分子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器件,其中结构为铟锡氧化物(ITO)/m-MTDATA:MoO2(3:1)(30nm)/CuPc(20nm)/C60(40nm)/4,7-二苯基-1,10-菲罗啉(Bphen)(8nm)/LiF(0.8nm)/Al(100am)的器件,在AMl.5(100mW/cm2)模拟太阳光的照射条件下,开路电压Koc=0.40V,短路电流Jsc=6.59mA/cm2填充因子为0.55,光电转换效率达1.46%,比没有空穴传输层的器件ITO/CuPc(20nm)/C60(40nm)/Bphen(8nm)/LiF(0.8nm)/A1(100nm)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38%.研究表明,加入m-MTDATA:MoO2(3:1)(30am)空穴传输层减小了有机层和ITO电极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减小了整个器件的串联电阻,提高了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5.
赵毅  尹雪飞  陈克安 《应用声学》2010,29(6):416-424
共振峰频率是语音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传统的基于线性预测的共振峰检测算法由于受到计算量的限制,很难实现实时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倒谱变换的共振峰频率检测算法,采用后置处理,比较声道冲击响应对数幅频特性的二次导数和相频特性一次导数检测出的结果,删除伪峰数值和甄别合并共振峰,提高检测精度。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计算效率高,低信噪比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46.
氨水捕集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双忱  孙云雪  赵毅  方文武  韩剑  梁丕昭 《化学学报》2011,69(12):1469-1474
介绍了氨水捕集CO2的反应原理, 利用鼓泡反应器开展了氨水碳捕集实验研究. 研究了氨水浓度、CO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 提高氨水质量分数和pH值均可增大CO2脱除效率|增大CO2浓度和入口气体流量后脱除效率呈现下降趋势|最佳脱除温度为45 ℃.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氨水吸收后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 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氨法捕集CO2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
利用电子传输层掺杂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杨惠山  程加力  赵毅  侯晶莹  刘式墉 《光子学报》2004,33(11):1364-1366
利用BCP掺杂到电子传输层Alq中,在掺杂层中阻挡了空穴的迁移,调整了空穴和电子的平衡,将激子有效地限制在发光层中发光,从而增加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9 V时达到4.1 cd/A(掺杂浓度8%时),与一般未掺杂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2倍多.同时也减少空穴到达阴极,而减少发光淬灭.  相似文献   
48.
漫话地球     
 地球是宇宙中一个尉蓝色的旋转大球,也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她的产生,演变,兴衰和发展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不懈探索的重要科学领域之一.一、地球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天体,地球的起源是太阳系起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达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质量的33万多倍,占了整个太阳系数以万计的天体质量总和的99%左右.太阳几乎“主宰”着太阳系的一切:光和热的效应,生命的维持和发展,以及支配着各天体的运动等.据天文学家推算,66亿年前的宇宙充满了尘埃,星际有机分子和宇宙射线等“原始星云”.由于星云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引力中心,其中之一便形成了原始太阳.  相似文献   
49.
赵毅  陈骏林  雷应奇  张琼  田凤占 《色谱》1996,14(5):360-363
综述了用薄层液相色谱法和柱液相色谱法分离金属螯合物的进展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0.
引入阱结构改善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阱结构作为发光层,阱由8-羟基喹啉铝和 4,4′-N,N′–dicarbazole-biphenyl交替蒸发长成,改善了器件的效率,这归因于增加空穴和电子在薄发光层的堆积,形成的激子有效地被限制在薄的发光层中发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在外加电压8V时达到4.1cd/A,与一般异质结器件相比效率提高了2倍多.这说明在适当阱数时用简单办法可提高器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