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孤立电站在不带线路情况下负荷试验以及甩负荷试验。负荷试验的风险较大,由于一些电站线路并网运行受各种主观和客观条件限制,线路投运往往延迟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机组并网后负荷试验的时间很短或根本没有时间试验,因此在水电站线路施工进度不能按期完成的情况下,单独进行机组负荷试验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浯溪船闸中的应用,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案、硬件构成、软件设计、运行方式等。探讨了集中控制层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PLC的网络通讯、数据与命令交互、船闸功能的实现。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浯溪船闸的稳定运行表明系统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控制程序嵌入式仿真测试软件的设计思想和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仿真测试软件在广东清远抽水蓄能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情况及现场投运体会。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恒压供水的要求,采用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对三台水泵进行PID控制,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工作原理,运行方式,参数整定等。长时间的运行表明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3D打印的圆柱体作为芯模电铸铜,得到小直径薄壁回转体零件。配方和工艺条件为:CuSO4·5H2O 200 g/L,浓硫酸60 g/L,Cl-0.05 g/L,pH 1,温度26℃,极间距3 cm,电流密度2~8 A/dm2,阴极表面线速率3.14~12.56 mm/s。研究了电流密度和阴极表面线速率对电铸铜表面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随电流密度或阴极表面线速率增大,电铸铜的晶粒得到有效细化,组织更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电流密度为4A/dm2,阴极表面线速率为9.42 mm/s时,电铸铜的表面形貌最好,显微硬度最高,所得回转体零件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6.
针对廖坊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中,新、旧两套不同监控系统的过渡、实施情况,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案、硬件构成、软件设计、运行方式等。探讨了厂站层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PLC的网络通讯、数据交互、切换方式、SOE功能的实现等问题。对水电站监控改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橡胶冷喂料排气挤出机的结构,并分析其工作原理。根据以流体输送理论为基础的橡胶挤出理论,推导排气挤出机流量和压力公式。根据挤出理论及导出的相关公式指出影响排气挤出机产量和挤出压力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讨论了橡胶冷喂料排气挤出机的螺杆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