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计算层状岩体中矩形巷道冒落高度,考虑到层状岩体中矩形巷道顶板各层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对其进行分层研究,建立岩梁计算模型同时应用结构力学两端固支梁模型计算层状顶板整体受力,再用弹性力学对每层岩层进行内力计算。考虑到岩梁两端固支处集中力作用对岩梁整体内力分布的影响即岩梁端部效应,利用弹性力学中半平面体受集中力作用的内力解,推算出岩梁上侧受拉破坏点位置,从而得到各层破坏面与垂向夹角,进而可推算出冒落拱的高度。通过与实际巷道冒落拱高度测试结果的对比,验证此公式较为符合实际工程情况。  相似文献   
42.
综采面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及矿压显现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家峁煤矿N14201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围岩变形和矿压观测,得到了巷道变形、垛式支架工作阻力及矿压显现规律等数据,为该矿及同类条件矿井4-2煤工作面回撤通道的支护评价和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碳纤维对川藏线极温冻融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通过快速水冻水融法,测试了川藏-27~40℃极温循环下碳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指标,包括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失水量。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所有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在冻融前期变化一致;冻融70次后,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质量损失率先减小后增大,掺量为0.24%时的质量损失率最小;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当掺量为0.24%时达到最大;冻融过程中,碳纤维掺量对失水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4.
煤矿井下近水平钻孔大直径套管长距离下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口套管封孔是后续钻孔施工与安全保障的基础,大直径套管通过能力、套管孔段轨迹偏斜控制和钻孔排渣效果是影响煤矿井下近水平钻孔大直径套管长距离下放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套管近水平长距离下的成功率,建立了大直径套管刚性模型和弹性模型,获得了煤矿井下常用Φ178 mm、Φ146 mm和Φ127 mm套管在弯曲钻孔的通过能力数据;分析了近水平大直径套管孔段排渣困难与易发生偏斜的原因,提出采用大直径螺旋钻杆与内凹式PDC钻头进行保直钻进和高效排渣的技术方案,开发了相关钻具,制定了钻具组合,并分析了保直钻进和高效排渣机理。在赵固一矿进行了现场试验,完成3个钻孔施工,与常规工艺相比,套管孔段施工时间由110班次缩短至21班次,轨迹偏斜仅为0.042°/m,套孔下放成功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大直径套管近水平长距离下放难题。  相似文献   
45.
三软煤层大跨度巷道耦合支护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石嘴山二矿2336工作面大跨度三软煤层全煤巷道支护的试验情况。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与锚梁网索耦合支护参数优化设计,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观测,评判支护合理性,为解决三软煤层大跨度巷道支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经验。  相似文献   
46.
煤层自燃分级的模糊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地域矿区30多个煤层中所选出10个样本煤层,提出综合反映煤层自燃分级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厚度、煤层倾菜和硫含量4个指标参数,运用模糊类分析进行煤层自燃分级探讨。  相似文献   
47.
以西安地铁三号线太白南路—吉祥村暗挖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台阶法和交叉中隔墙法(CRD法)对隧道施工时的围岩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应用FLAC3D软件对2种施工方法进行模拟分析,系统研究了2种开挖方法的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CRD法能够有效控制拱顶沉降及水平收敛量,减小施工对围岩的扰动程度,对于保持软弱围岩的自持能力及稳定性有明显作用;在进行西安地铁隧道施工时,应采用台阶法实现隧道的快速开挖,而对于地层条件复杂或施工要求较高的区段建议选择CRD法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保持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8.
以某煤矿工业场地东侧古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为基础,在分析斜坡变形破坏的形成机制及模式的前提下,探讨古滑坡的复活机制,并采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分别分析了天然及工程开挖状况下滑坡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工程开挖将导致边坡失稳,对该滑坡进行治理非常必要,治理方案以"消坡压脚"为主,排水措施为辅。  相似文献   
49.
浅埋隧道荷载破裂角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随着可靠度理论在地面结构设计中的广泛应用,该理论也被引入地下结构设计中。对隧道工程,文献[1]提出了先从整体式衬砌按“荷载-结构”模型入手,确定模型涉及的基本随机变量统计特征,突破后再行扩大的思想。对“荷载-结构”模型,在确定浅埋隧道统计荷载所需的各统计变量中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